古蜀文明与世界对话 2025年三星堆论坛9月26日将在德阳启幕
2025-09-23 13:23:0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冯巧凤责编:李萌

  9月22日上午,2025年三星堆论坛新闻发布会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何振华介绍三星堆论坛总体情况,德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怡介绍2025年三星堆论坛具体活动安排和特色亮点。

  据悉,论坛将于9月26日至28日在德阳举办,以“考古学视野下的文明互鉴”为主题,将生动讲好古蜀文明与世界对话的精彩故事。

  携手“世界的三星堆” 对话多元文明

  本届三星堆论坛由四川省文物局、中共德阳市委宣传部、中共广汉市委共同举办,主会期3天,搭建了“1+4+4”的总体框架,即“1”个开幕式暨主论坛,“4”个平行论坛,“4”场配套活动。

古蜀文明与世界对话  2025年三星堆论坛9月26日将在德阳启幕_fororder_2

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 沈序明

  9月27日上午,将举行开幕式暨主论坛活动,邀请国家文物局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有关负责人致辞,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将围绕三星堆的独特魅力、三星堆文明研究的多重维度和国际化视野、成都平原史前文化的思考等进行主旨发言。同步,还将对外发布“三星堆最新研究成果及重点课题”,向全球学界和社会公众提供了解三星堆文明的最新窗口,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研究协作。

  当日下午,4个平行论坛并行开展。从文明解码、全球对话、文化传播、青年创新等维度展开。

  文明解码论坛主要聚焦三星堆考古发掘与多学科研究,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及四川大学等知名高校专家学者,分享三星堆考古发掘、器物工艺、生物形态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三星堆与其他区域文明的互动关系;全球对话论坛将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美国、希腊、秘鲁、日本等多个国家知名专家学者、科研院所和考古文博机构代表,以国际化视野探讨文明互鉴与共生,分享希腊、印加等不同文明研究成果和遗产保护实践;文化传播论坛旨在探索多元化传播路径,敦煌研究院、良渚遗址管委会、安吉古城遗址博物馆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媒体和单位代表,聚焦国内外公众考古的方法与路径,探讨如何利用新媒体、数字化技术等手段,推动文化传播的公众化与国际化;青年创新论坛则汇聚青年人才和创新力量,青年外交官、儿童文学作家、青年创客、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总设计师、电影哪吒角色配音演员等,分享对三星堆等文化传承创新的思考,推动三星堆文化走进大众视野。

  跨越千年的邂逅 让三星堆立体展现

  “如何让三星堆以更立体、更鲜活的姿态展现?” 发布会介绍,论坛还设置4场配套活动:一是配套开设“跨越千年的邂逅”三星堆文化主题展,讲述三星堆百年历程大事记。二是在论坛正式启幕前,邀请四川爱乐乐团演奏交响乐《巴蜀古韵·三星堆》以音乐开启一场文明的“时空对话”;三是启动“世界三星堆”国际传播行动。联动CGTN、新华网及省市主流媒体、海外平台、海内外博物馆等,共同吹响三星堆国际传播的“时代号角”。四是举办“堆友”聚谈沙龙,特邀了50名与三星堆文化传播紧密联系的“粉丝”,推动三星堆文化从“学术讨论”向“大众共创”延伸,打造文明多元交流互动的“时尚客厅”。

古蜀文明与世界对话  2025年三星堆论坛9月26日将在德阳启幕_fororder_1

三星堆博物馆 供图 德阳市委宣传部

  此外,金沙和三星堆同为古蜀文明的瑰宝,论坛在嘉宾邀请、主旨发言、海报设计、氛围营造等多个方面特别与金沙遗址进行了联动和链接。

  搭建文明互鉴平台  共解古蜀奥秘

  本届论坛将着力打造一场思想激荡、文明互鉴、成果丰硕的国际文化盛会,力争在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发布会介绍,除了搭建文明交流互鉴新平台和探索文化遗产保护新路径外,还将构建多元协同参与新机制,开创文化品牌培育新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论坛汇聚文旅创意和数字科技资源专家学者,构建 “内容创作—产品开发—渠道传播— 产业联动”的全链条IP生态体系,推动三星堆从考古发现向全球文化符号跃升,培育享誉世界的文化新IP。

  现场,发布会吸引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等近40家中省市主流媒体、行业媒体和境外媒体记者参加,并踊跃提问。

  “携手‘世界的三星堆’,对话多元文明;追寻 ‘三星堆的世界’,共解古蜀奥秘。” 作为德阳向世界递出的文化名片,三星堆正以开放姿态串联全球文明交流脉络。发布会上,德阳向全球发出邀请:期待四方宾朋共赴这场文化盛宴,感受古蜀文明的厚重与鲜活。(文 肖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