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教育焦虑 共护成长之路——“四川省直作家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成都市桐梓林小学
2025-09-19 14:52:53来源:中国网编辑:冯巧凤责编:冯巧凤

缓解教育焦虑 共护成长之路——“四川省直作家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成都市桐梓林小学

活动现场 摄影 杨明强

  9月18日上午,成都市武侯区桐梓林小学报告厅暖意融融,一场以“好的教育,没有焦虑——从体检看健康、从素质测评看成长全貌”为主题,聚焦“破解教育焦虑”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专题讲座在此举行。此次活动由四川省直(红星)作家协会、成都市武侯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桐梓林小学承办,天巢成长工作室协办。讲座由省直作协讲座嘉宾、《家风暖阳》作者袁名万主讲,近200位家长及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新时代协同育人之道。

  讲座伊始,主持人简要介绍背景后,袁名万便以鲜活的案例开篇。他直言:“当下家长的焦虑,多源于唯分数论的固化思维,却忽略了孩子人格、生机与心智的成长。”

  随后,袁名万结合自己历时十年搭建的“8-50素质评价体系”(发表于《特区经济》2024年第3期),从“焦虑之源、成长之困、教育之梦、作者之见”四个维度展开。其中,“焦虑之源”概括为“录取标准、逐年提升、绝世追分、执念伤身”;“成长之困”概括为“二两文凭、半生拼命、心智才情、玩出本领”;“教育之梦”概括为“放下从尊、走进童龄、意趣共鸣、人人自信,良师指引、伙伴同行、认知探寻、自愿创新”;“作者之见”则概括为“素质体检、实力纵览、尽兴童年、铸就非凡”。他用四句话提炼了今天的主题,并沿着这一思路,系统剖析了家长普遍面临的教育困境。

缓解教育焦虑 共护成长之路——“四川省直作家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成都市桐梓林小学

主讲嘉宾袁名万 摄影 杨明强

  袁名万指出,“唯分数论”让孩子陷入竞争与焦虑,而真正的成功是“干”出来的。“干”需要能力,而能力则依赖于综合素质的支撑。人格、生机、心智、需求等关键素质往往是在童年阶段与伙伴的游戏互动中培养的。小学阶段正是这些素质发展的黄金期,就像学习舞蹈不能等到成年才开始一样,这一时期的体验与生命活力一旦错过,后续培养往往要付出更多努力。

  袁名万同时倡导“悠然教育”,即遵循本心,顺势而为。我们家长或老师与孩子要有真切的情感连接,平等相待,以自身作榜样,用非语言的精气神、情意志去感染孩子,借助好奇心去探索世界。伙伴是孩子们的童年社群,是成长的熔炉,对孩子的心智灵性、恩情意识与责任担当都有极好的锻炼作用。

  最后,袁名万总结道:素质教育并不是与升学对立,而是根据学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等孩子年纪稍长、理解力更强时,一鼓作气,就能更快更高效地学习,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

缓解教育焦虑 共护成长之路——“四川省直作家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成都市桐梓林小学

家长代表自由提问 摄影 杨明强

  在互动环节,袁名万结合“8-50”素质体系和学校特色实践,对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了回应。他建议家长应先了解孩子的优势与兴趣,再选择合适的成长路径:“如果孩子喜欢动手,可以引导加入创客社团;若对传统文化有兴趣,非遗课程就是良好的舞台。”

  同时,部分家长也分享了自己的体会。他们认为,袁老师的讲座生动有趣,不仅有助于教学实践,也为家长的教育观念带来启发。“好成绩是‘玩’出来的”,这一理念让家长认识到,孩子在兴趣中学习、在“玩”中开智,往往能收获更大的成长潜能。

  袁名万特别提醒:“补习班不是万能药。家长的角色不是监督者,而是陪伴者。多一些信任与支持,少一些急躁和焦虑,孩子才能更自在地成长。”

  桐梓林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詹福军表示:“桐梓林小学始终秉承‘科学育慧,桐梓成林’的办学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我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倡导‘四有课堂’,让孩子们在有序而生动的氛围中汲取知识、涵养人格。今天的讲座与学校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也让我们更加坚信:只有家校社携手,才能为孩子们营造无焦虑、有温度的成长环境。”

  桐梓林小学自1970年建校以来,历经半个多世纪耕耘,已成长为兼具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现代化小学。900余名师生(含多元文化背景学生)在这里追寻智慧之光,涵养人格之美,并先后获得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等多项荣誉。

  学校以党建引领办学方向,将育人初心落实到教学与管理中,着力建设师德高尚、学识扎实的教师队伍,探索“123”德育模式,使思政教育润物无声、入脑入心。同时,学校通过多层次校本研修体系不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在“做更好的自己”校训引领下,培养“求真尚美、善思笃行”的新时代少年,让“桐梓成林、花开致远”的校风代代相传,开创更具厚度与温度的育人未来。

  省直(红星)作协副主席杨明强在活动中介绍,2024年3月以来,省直(红星)作协作家团队已先后深入成都、南充、阿坝、遂宁、宜宾、广元、攀枝花等地,在成都石室中学、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树德中学淮州学校、成都明远书院学校、营山中学、遂宁中学、兴文一中、广元中学等25所学校和教育文化研究机构开展讲座或采风与调研,受到广大师生和教研工作者广泛好评。

  成都市武侯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赵卫平也在现场回应了家长关切。他指出:“举办这场讲座,就是希望帮助家长跳出‘唯分数论’的思维陷阱,建立科学的教育观。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系列活动,共同为孩子营造无焦虑、有温度的成长环境。”

缓解教育焦虑 共护成长之路——“四川省直作家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成都市桐梓林小学

詹福军(右)接受主讲嘉宾袁名万赠送的教育专著 摄影 杨明强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四川省直(红星)作家协会副主席兼校园文学专委会主任杨明强,四川省直(红星)作家协会副主席兼报告文学专委会主任罗薇,成都市武侯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赵卫平,四川省教培研学实践联盟理事长、四川省体促会青少年健康发展委员会主任宋晴,成都天巢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简称“天巢成长工作室”)副总经理伍春梅。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家长讲座,更是一场教育合力的生动实践。省直作协以文化视角为教育注入思想温度,倡导人文关怀;武侯区关工委提供社会支持,回应家长最现实的困惑;四川省教培研学实践联盟、四川省体促会青少年健康发展委员会带来专业力量,助力青少年素质与健康发展;天巢成长工作室不断拓展教育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为学校和家庭提供前沿理念与实践方案;桐梓林小学坚守“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的目标,把理念落实到具体课程和日常实践中。

缓解教育焦虑 共护成长之路——“四川省直作家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成都市桐梓林小学

主讲嘉宾和参会嘉宾与师生代表合影留念 摄影 马龙

  这种跨界携手,让“科学育慧、桐梓成林”的教育理念得到进一步彰显。家长们不仅获得了缓解焦虑的思路,也感受到学校与社会力量的共同守护。教育的价值在此过程中更加清晰:不是焦虑地追逐分数,而是帮助孩子在安全、开放、有温度的环境中实现自我成长。

  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分数的累积,而是心智与人格的全面发展。本次“好的教育,没有焦虑”专题讲座,以科学的方法、鲜活的案例和温暖的语言,为与会者提供了新的启迪,受到与会家长和师生代表一致好评。

  詹福军表示,桐梓林小学将继续携手省直作协、武侯区关工委及社会各界力量,推动“文化传承+素质拓展”的教育实践落地,为孩子们营造无焦虑、有温度的成长沃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时代的阳光下,自信而坚定地走向未来。(文 罗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