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到离开的那天,我想带走顺溜的彝话,留下富和美的曲可地村。”说这话时,凉山州越西县普雄镇曲可地村第一书记胡绍德刚从村头的苹果产业园回来,鞋上还沾着泥土。这名“85后”党员干部2024年10月主动请缨来到这片偏远彝区,带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忱,也带着对村民的真心,把日子过成“走村串巷、问需于民”的模样。
胡绍德心里清楚,乡村要往前走,党组织得先“立”起来。有着多年党务工作经验的他,到村第一件事就是往村“两委”跑——不是摆架子,而是带着驻村工作队沉进去,和村干部一起开碰头会、分任务,“相互搭手、彼此盯梢”,慢慢把松散的劲儿拧成一股绳。为给村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他着重在党支部建设、干部能力提升和后备干部培养方面下功夫,重点帮扶党支部书记,督促指导其规范党组织活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三重一大”制度以及民主决策制度,强化党员学习和教育,增强党员党性修养,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胡绍德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认真学习研究乡村建设和治理相关政策、制度文件,指导村“两委”进一步细化职责分工、规范工作程序,以身作则,提升干部为民服务意识和履职尽责精神,指导干部不断提升文字写作、电脑办公和法律政策运用等能力。他积极发掘村里的优秀青年与潜力人才,重点培养志愿向党组织靠拢的群众,指导其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提升他们的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不断充实后备力量。
在胡绍德这里,“群众的事”从来没有“小事”。他到村没几天,就揣着本子挨家挨户转,田埂上、屋檐下,逮着人就问“有啥难心事”。后来,他又加了村里的11个微信群,随时随地看群里消息。当看到村民莫色木沙在群里说“土地流转金被拖了3年”,他立即就扎进了这事里——查合同、找律师,往乡镇和县里跑了七八趟,以诉讼代理人的身份,帮72户村民追回已经拖欠三年的土地流转金21万余元。他积极推进曲可地村2024年乡村振兴农村饮水保障提升项目建设,通过入户走访、调研收集村民意见建议,及时组织施工方与村民面对面沟通反馈,保障饮水管网顺利建设。
为了让曲可地村的日子更有“奔头”,胡绍德到村工作后,便以自身成长经历为切入点,一心琢磨着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他帮农户打破读书无用、不敢闯、等靠要等落后思想观念,带头撸起袖子加油干。他常挂心村里的教育阵地,通过多次调研、协调和请示,将幼教点搬迁进入小学校统一管理,并联系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现场考察,拟在曲可地村开展儿童友好村落建设试点项目。
产业方面,胡绍德更敢“试”。他从会东县采购会东七彩乌洋芋种子,分给脱贫户试种;听说邻镇书古镇的高寒大棚蔬菜长得好,就带着村干部去学习,鼓励村干部带头创业致富。他深入田间地头,协助农户春耕播种,到致富带头人家中学习取经,详细了解烟叶、水稻、玉米、苦荞、马铃薯等农作物种植技术以及当归、党参等中药材的种植技术,生猪养殖以及粮食酿酒经营等情况。他带领村“两委”,多方对接公司、企业,想尽办法谋划盘活10亩鱼塘、138亩苹果产业园和80亩高标准农田,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他和村“两委”一起攒了农耕设施、污水治理、风貌改造等8个项目计划。胡绍德说:“这是咱村未来10年的路,一步一步走,总能走到‘富和美’。”
如今的曲可地村,田埂上能看见试种的乌洋芋冒出新叶,村小学充斥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村干部开会时会主动记流程。而胡绍德依然日夜奔波在曲可地村的乡间小路,用他的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地敲响着乡村振兴的奋进鼓点。(文 金丽)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