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体联官员考察成都。图据成都大运会官网
4月19日,成都大运会迎来开幕倒计时100天,成都的脚步正在加快,世界与大运会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当成都“遇见”大运,有哪些不同之处?又将呈现一场怎样的精彩盛会?成都大运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成都大运会身上有多个“首次”标签,国际社会的期待值非常高。正是这些独特之处,赋予了成都大运会“必定精彩”的内涵。
从3月底的成都大运会代表团团长春季会议(简称“春团会”),到4月7日的成都大运会世界转播商大会举行,随着一个个里程碑事件的抵达,成都大运会正式进入最后的“冲刺期”,一切正在高效快速运转中。
“7月28日,成都,准备好了。”该负责人说,成都与大运会已经建立深厚的情感纽带,正在全力办好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大运会,真诚待客来。
大运会“遇见”中国西部城市
碰撞出多个“首次”
成都接过大运会的“接力棒”,意义非同一般。
成都大运会作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我国举办的首个大型综合体育赛事和重要的文化、体育、外事活动,是成都服务“国之大者”“省之大计”的重要检验。同时,成都大运会是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首个面向全球的文化体育国际交流重大活动;是继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之后,中国承办的又一场世界级体育赛事。
对于中国西部来说,这也是首次举办世界性综合运动会。特别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正在努力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成都已成为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区域之一。世界各国和地区青年的到来,将是一群“朝气的力量”遇见一片“活力的热土”。
与此同时,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拉近了沿线国家之间的距离。在十周年之际,成都大运会汇聚世界青年力量,将继续扩大与深化中国的“国际朋友圈”。
“在两次延期之后,世界青年对这次盛会饱含期待。他们将近距离感受中国西部城市的活力,将第一次大规模与千年巴蜀文化进行面对面接触。”成都大运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4年的等待,国际社会对本届大运会的期待值非常高。
当79个代表团“遇见”成都
成都完成大运会“初审”
春团会是成都大运会赛事筹办的里程碑事件,也是主办城市和代表团最重要的赛前交流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春团会是国际社会对成都大运会筹备情况的第一次“初审”。
本届春团会不仅规模大,而且规格高。参会的79个代表团中,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南非等33个代表团线下齐聚成都,其他46个代表团通过线上方式参会。这是近年来到访成都规模最大的外国代表团;同时,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雷诺·艾德等7名常委和秘书长艾瑞克·森超等20名国际大体联官员全程参与,为历届春团会的最高规格。
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成都市射击射箭运动学校……代表团和国际大体联实地考察了27个比赛场馆和大运村。
他们对成都大运会的场馆建设、空间分配、实施设备、流线设计等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成都大运会的场馆设施是世界级的,不仅符合国际标准,也体现了中国风格和巴蜀特色。成都大运会交出了“大考”的漂亮答卷。
“49个场馆均按照国际标准完工,并通过了测试检验。同时,我们还科学布局了19个兴奋剂检测站,全力保障每一轮比赛都公平公正。”成都大运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组委会成员单位全力支持下,四川举全省之力支持成都扎实做好大运会筹备工作,形成省市区高效协同机制,克服了重重困难,高质高效推进各项筹办工作。
当春团会“遇见”千年东方古城
开启一场中外文化互鉴
筹备一场国际赛事,需“硬实力”与“软实力”并存。成都这座城市准备好了吗?
春团会期间,雷诺·艾德在成都街头偶遇的一件事,让他印象深刻。在成都的望平坊,雷诺·艾德遇见了在四川大学就读的意大利留学生李艾利。“我们都已经注册成为了大运会的志愿者,希望全世界的朋友们届时都能够有好的表现……”李艾利告诉雷诺·艾德,他已经在成都居住了7年,成都有很多极具天府特色的美食与文化。
这样一场世界级盛会,从来不只是比赛,而是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交流,超越了国家与民族,是人们对美好世界和未来的追求。
为了进一步了解办赛城市,国际大体联官员与代表团打卡了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东门市井、望平坊、大运博物馆、宽窄巷子、太古里,还来了一场“夜游锦江”。
东门市井的剪纸铺、漆器铺、瓷胎竹编铺,望平街的咖啡和酒吧,太古里的时尚与古典,夜游锦江的夜风拂面与灯火阑珊……成都这座历经4500年文明史,2300年建城史的城市,向四海宾朋展示着东方古城的独特魅力。
法国代表团团长DUNG Xavier对夜游锦江印象深刻,“我要把这里的美景都带回巴黎,给我们的团员看,让他们今年夏天也过来一起参赛并游览成都!”“无论是我们看到的变脸表演,还是品尝的春茶,这些极具成都特色的文化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成都的真诚与热情得到了回应。国际大体联技术委员会主席Oehrman相信,成都大运会赛时所有的队伍都会受到成都人民热情的欢迎。
波兰代表团官员普赞·欧根纽什对记者表示,今年夏天波兰计划派出包括运动员、官员和教练约300人的团队来到成都参加射击游泳等项目比赛。除了想要获得奖牌,他们还希望接触地道成都文化,交到更多朋友。
在这场中外文化的互鉴中,世界青年与成都市民还将收获一系列的精彩“遇见”系列活动,包括“乐动蓉城·唱响大运”青春歌会、成都城市运动生活节、“遇见大运好声音”全球宣讲活动等。
当一场国际赛事“遇见”一座城
能留下什么城市遗产?
举办一次体育盛会能给一座城市带来什么?“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这是成都大运会的办赛目标。
今年成都市两会,成都大运会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强调,坚持办赛、营城、兴业、惠民,最大程度放大赛事综合效应,让大运场馆、大运文化、大运精神造福全市人民。
对于这座城市的市民来说,马上能享受到的福利就是更加专业和完善的体育设施。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基础设施,将成为大运城市永恒的印记。
早在2021年4月,成都49座新建、改扩建体育场馆全部完工。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高新体育中心……新建的13个现代化综合体育场馆造型惊艳、设施先进。36座老旧场馆按照国际A级标准进行改造“重装上阵”。大运会结束后,位于成都大学的大运村将用于校园教学,继续发挥其功能。
以青白江体育中心为例,这里室外运动场地配有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体育场地17处,常年向市民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举办了百村篮球赛等多项全民健身活动。
根据《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纲要》,到2025年,建成世界赛事名城。与世界赛事名城相匹配的赛事体系基本形成,每年举办国际和全国高等级赛事50项以上,体育赛事成为成都发展“新名片”。世界赛事名城特色文化内涵更加丰富,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对优雅时尚的城市精神塑造,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更加彰显。
2022年成都体育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每人年均体育消费支出超2700元,位居全国前列,体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23年,随着成都大运会的举办,国际赛事将引领城市跨越发展。
“大运会给一座城市带来丰厚的遗产,比赛场馆不仅供赛事相关人员使用,也能让全体市民共享。”在大运会遗产的利用上,艾瑞克·森超透露,国际大体联将和成都方面共建大运会数字博物馆,面向全球青年学生开放。
“我们是真心待客来。”成都大运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4年不懈努力,成都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欢迎八方来客。世界对大运会翘首以盼。今夏的成都大运会“注定不同,必定精彩”。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