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熙路上身着熊猫卡通服、手持公筷公勺宣传板的志愿者
在推广公筷公勺的过程中,成都广大志愿者功不可没,自今年开展公筷公勺行动以来,他们积极行动,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宣传推广,劝导市民使用公筷公勺。
在春熙路上,身着熊猫卡通服、手持公筷公勺宣传板的志愿者们和市民合影留念,每个来参加互动的市民都能获得一套精美的餐具;在附近的餐馆里,志愿者们主动登门给商家和顾客发放宣传单,引导大家使用公筷公勺,养成分餐分食的好习惯……类似的活动,今年在春熙路商圈已经开展过很多次,商家和市民都非常支持,“使用公筷公勺是对自己和他人健康都负责的表现,这种宣传推广活动非常有意义!”一位商家说。
在郫都区郫筒街道,身穿红马甲的小志愿者们走上街头,通过给街道商铺、过往行人发放倡议书、宣传讲解等方式,倡导大家使用公筷公勺。“使用公筷公勺,可以有效阻断病菌的传播,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孩子们耐心劝导,吸引了不少市民关注,“孩子们说得有道理,无论在家还是在餐馆,我们都应该坚持使用公筷公勺!”一位市民说。
与此同时,志愿者们还在网络上开辟阵地,推广宣传公筷公勺行动。青白江区在微博上开展了#一只公勺,一双公筷,推动文明大家爱#微话题互动宣传活动,不少网友晒出自己使用公筷公勺的照片,倡导文明健康的用餐理念;温江区则制作发布了公益短视频上线,视频中,志愿者们纷纷亮出应援板:“为爱夹菜 我用公筷”,号召大家从自身做起,加入公筷公勺行动……
“志愿者们的热情服务,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使用公筷公勺的重要意义。作为市民,我们也应该积极响应,让这种健康文明新风尚成为一种社会自觉!”一位市民说。(记者 杨甦 共青团成都市委供图)
原标题:志愿者“花式”推广 倡导使用公筷公勺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