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途“蓉”光:以教育家精神铸就新时代“大先生”​​
2025-09-05 09:45:4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邓超责编:冯巧凤

  9月2日,在天府艺术公园报告厅,一场关于爱与坚守的教育叙事徐徐展开。8名来自不同学段、不同领域的蓉城教师用他们的教育人生,诠释了何为“教育家精神”,何为新时代的“大先生”。这场名为“师途‘蓉’光  青衿致远”——第41个教师节弘扬教育家精神志当新时代蓉城“大先生”的巡回宣讲活动不仅是对第41个教师节的献礼,更是成都教育人向时代的深情告白。

师途“蓉”光:以教育家精神铸就新时代“大先生”​​_fororder_IMG_2912.JPG

活动现场 供图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

  细节处见真情: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啸啸爸爸,我想你了!”当录音中传来小丁稚嫩的声音,金牛机关第三幼儿园的张林啸老师瞬间红了眼眶。15年前,一场“阴差阳错”将他带入幼教领域;15年后,他用陪伴治愈了失去父亲的孩子,让“幼儿园里的爸爸”成为跨越时空的温暖承诺。张林啸的故事让现场观众看到教育最本真的模样——不是宏大的理论,而是“蹲下来倾听”的姿态,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执着。

  同样动人的还有蒲江县文靖学校的李伟老师《迟到27年的回答》。从被质疑“乡下穷教书没出息”,到带领乡村孩子斩获全国发明大奖、写出清华大学出版社专著,李伟用27年光阴证明:教师的价值在于“点燃梦想之火”。当他讲述学生带着3D打印作品站上国际舞台时,台下掌声如雷——那是对“乡村教育同样能托举星辰”的致敬。

  ​​创新中显担当:教育是守正与出新的交响​​

  “让26个字母长出翅膀!”成都外国语学校龙瑾老师的“综艺式英语课”火爆全网。296万粉丝的关注,让这名“网红教师”不仅收获流量,更用幽默打破语言学习的壁垒。他的故事诠释了教育不用拘泥于形式,而是以“流量”传递“能量”,让教育的光照进每个角落。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汪亚兰老师则用音乐架起文化桥梁。当童声合唱《茉莉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响起,世界听见的不仅是天籁之音,更是中华文化自信的脉动。“胸怀天下,以文化人”,这八个字在她手中化作跳动的音符,浸润孩子心灵。

  ​​数据里看格局:成都教育的“硬核”底色​​

  这些动人故事的背后是成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截至2024年,全市27万名教职工深耕4228所校园,培育282万学子。3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个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295名教育领军人才……一组组“硬核”数据勾勒出成都教育践行教育家精神、矢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图景。

  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成都首创“教师共享中心”,8000余名名优教师通过“优师天府”“科创天府”等品牌辐射优质资源,让750所学校120万名师生受益。从“县管校聘”改革到“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成都正全力构建“人人皆可成名师”的生态。

  ​​高度处悟精神:教育是初心与时代的共鸣

  “我们站立的地方就是教育的模样;我们坚守的岁月就是文明的传承。”宣讲尾声,主持人的话语掷地有声。从文翁兴学到今日“公园城市”的教育实践,蓉城教育人始终与国家同频共振——他们中有用武术铸就少年脊梁的曾科老师,有以语文为帆、以家国为岸的李婷梅老师,还有以孩童目光为荣光的王莉老师、用四川话唤醒诗魂的李挚老师。

  这8名老师的故事如同八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他们的故事里,有相同的初心——把孩子放在心上,把教育当作信仰;有不同的坚守——在课堂、在赛场、在乡村、在特校、在网络……但最终都指向同一个方向——让每个生命都被看见,让教育的星光照亮更远的地方。

  活动结束后,来自全市各学校的几百名老师久久驻足于“蓉光启示录”教育记忆巡展前。那些泛黄的教案、手写的批注与今日宣讲的鲜活故事交织成绵延千年的教育长卷——它讲述的不仅是成都的教育故事,更是一个民族对“尊师重教”的永恒信仰。(文 李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