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田里的增收“密码” 宜宾南溪打造粮油千亩高产片
2025-08-27 17:31:2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邓超责编:冯巧凤

  日前,在宜宾市南溪区百里冲“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千亩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期,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在稻田间穿梭,一排排稻穗、一粒粒稻谷尽收“囊中”。

  “今年,百亩高产攻关点理论亩产850公斤,预计又是个丰收年。”宜宾市南溪区农业农村局农牧渔科技推广站站长赵勇说,这份“底气”来自宜宾南溪区近年来坚持向科技要动力,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组合拳”的协同发力,应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赋能农业生产全过程。

寻找田里的增收“密码” 宜宾南溪打造粮油千亩高产片_fororder_收割机在稻田收割稻谷-供图-南溪区融媒体中心

收割机在稻田作业 供图 宜宾市南溪区融媒体中心

  “粮田”变“良田” 全程机械化种植

  在稻田旁的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一台烘干机正在作业,敞亮的仓库中,金黄的稻谷堆成一座座“小山”。

  赵勇介绍,2024年,综合农事中心购置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等机械设备,实现水稻“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生产,同时配备农机服务中心、育秧中心、仓储中心等现代化农业设施。

  自动化育秧、无人驾驶插秧机精准作业、无人机植保、机械化收割……大观镇百里冲“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的机械化、科技化程度正不断提高。站在百里冲“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田坎眺望,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如棋盘般整齐铺开。“从前,这里多是零散田地,如今变成连片的高标准农田,看着都赏心悦目。”宜宾市南溪区农业农村局总工程师邓甲海感慨道。

  2023年,大观镇新(改)建5000亩高标准农田,改善农田灌溉及耕作条件,将“粮田”变成“良田”。改造后,示范区亩产从560多公斤增加至720公斤,产量提升近30%。

  大观镇百里冲“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只是宜宾市南溪区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之一。2024年,宜宾市南溪区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25.47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66%。宜宾市南溪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宜宾南溪区将全面建成超1万亩高标准农田,力争在全市领先将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为粮食稳产增产奠定坚实基础。

寻找田里的增收“密码” 宜宾南溪打造粮油千亩高产片_fororder_南溪区百里冲“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供图-南溪区融媒体中心

南溪区百里冲“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 供图 宜宾市南溪区融媒体中心

  “良种+良技”提单产 探索增收“密码”

  稻田里,稻穗饱满紧实,微微泛黄。“这是‘荃优607’品种,米质好、抗病害。这是‘宜香优2115’品种,抗倒性强、产量高……”宜宾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恒进弯腰捧起稻穗介绍,这些水稻都是科技的结晶。

  为了从源头提升单产潜力与稻米品质,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南溪分院将实验室搬到田间,探索增收“密码”。“今年,我们从20多种优选品种中选择3个适合南溪本土的品种进行种植。”李恒进介绍,这些品种首先在测产数据方面表现优异,还兼有减肥减药、抗逆性强、株型优、米质优、食味佳等优点。

  行进到田块中央,一个白色的立式设备引人注意。“这是昆虫性诱智能测报系统,今年新增的病虫‘监测员’。”宜宾市南溪区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站长张明刚介绍,以前需要人到田间巡视害虫发生发展情况,现在通过手机就能实时监测诱虫量,预测害虫卵孵期,让病虫害防控更精准、高效。

  好品种要和先进技术配套。南溪百亩超高产攻关片采用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吨粮优质高效绿色栽培,通过集中暗化育秧、合理密植、水肥耦合高效管理、病虫害科学防治等集成高效栽培技术,确保水稻在各个生长阶段都能得到充足的养分和良好的生长环境。

  除了良种、良技和良法,提高亩产量还在于粮食生产区的种植结构优化。为了让每一寸土地都能释放出最大的生产潜能,宜宾市南溪区依托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积极探索“中稻-再生稻-蔬菜”轮种模式。“多种一季蔬菜,每亩可增收6900多元。”赵勇说,这种模式能改善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有效补齐“种植空窗”,成为当地农户致富增收的好路子。

  探索田间增收“密码”背后也有深意。2024年,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启动建设“天府粮仓·百县千片”,推动全省100个以上县(市、区)建设1000个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集中连片粮油千亩高产片。

  宜宾南溪区结合当地种植特色,正重点打造8个粮油千亩高产展示片,其中,以百里冲“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为代表的水稻千亩高产展示片就有5个,其余以油菜、大豆高粱带状种植为主。宜宾南溪区将全力冲刺2025年省级粮油千亩高产竞赛先进县,力争成为四川省粮油千亩高产片的示范之一。(文 胡丽)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