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批城际便民快巴(省汽运供图)
8月19日7时,四川自贡汽车客运总站门前,翔宇客运大巴车司机丁华寿让乘客系好安全带后发动汽车前往成都。当天该路线有14个班次,将运送众多乘客。10多年来,因私家车兴起、网约车泛滥、高铁时代到来等,自贡汽车客运总站客流大幅下降80%。
面临困境,四川省汽车运输自贡集团有限公司经调研用户需求、研究竞品、考察沿海市场等,推出全省首批城际便民快巴这一“爆款产品”,投放后赢得乘客青睐。这是传统客运企业的“绝地”求生,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反思转型,最终自救成功。
全省首条城际便民快巴(省汽运供图)
出行方式多元化 道路客运客流下滑超80%
“早在2014年,自贡汽车客运总站的客流就有下降的苗头了。到了2020年,客流下滑达到顶峰。”四川省汽车运输自贡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来以为2023年市场回暖后,客流也会跟着回暖,结果没想到更令人担心的情况出现了。
2024年,自贡汽车客运总站的客流同比下滑30%,票务收入同比下滑40%,且有持续下滑的趋势,“2013年到2014年,自贡私家车大面积普及,网约车开始出现,同时成都、泸州、宜宾等地的旅客开始选择航空出行,旅客出行呈现多元化选择,造成传统的道路客运分担率大幅下降。”
该负责人表示,前所未有的危机,让我们意识到已经到了不得不转变思路的时候,“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老百姓的出行需求其实是在不断增长的,但汽车客运下滑相当严重,蛋糕份额被蚕食得很厉害,且全国客运市场都是如此。到2024年,我们的客流较高位下滑已超过了80%。”
乘客们乘坐城际便民快巴(省汽运供图)
认真思考转型 全省首批城际便民快巴一炮而红
痛定思痛,公司开始思索如何转型。“此时,其他省份已有客运公司在尝试转型,我们派员到广西、云南等地考察学习,经过严密地市场分析,最终决定以‘大容量、高频次、低票价、高品质’的点对点服务,尝试转型,城际便民快巴应运而生,这也是全省首批城际便民快巴。”
该负责人介绍,经过大量数据调查,他们发现高铁站离市区较远,同时有部分消费者对价格比较敏感,而乘车或驾车到高铁站,再坐高铁到成都,与直接在自贡汽车客运总站坐大巴,在时间上非常接近。
“因此,公司迅速推出城际便民快巴。在2025年4月底,自贡开通了首批5条城际便民快巴,分别是自贡至荣县、自贡至乐山、荣县至乐山、自贡至成都南站、自贡至成都天府广场。”其中,到成都的体验价仅为29.9元,单边全票价39.9元,相比高铁票价,要减少40%-60%,但花费的时间差不多,且因为是直达,乘车体验感也非常好。线路一经发布,立即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体验,自贡市民荣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以前每个周末,我都自驾到高铁站,然后购买高铁票前往成都,与家人团聚。”荣先生称,因为自己工作单位在市区,离自贡汽车客运总站非常近,因此城际便民快巴开通后,尝试坐了一回,感觉非常划算。
他说,“价格只要高铁票价一半,开行2小时10分左右到达,与我开车到高铁站候车,然后坐高铁到成都的时间差不多。到了成都后,还能够无缝换乘地铁,非常方便。因此每次上成都,我都选择了城际便民快巴。”
乘客们乘坐城际便民快巴
切中用户痛点 省内外客运公司纷纷来取经学习
觉得城际便民快巴方便的,不止荣先生一人。开行的第一个月,自贡城际便民快巴每天迎来上千人次体验,实载率超90%。6月实载率超过80%,7月截至目前实载率近80%。
“乘坐前往自贡-成都这条线的城际便民快巴的,主要有三类人群,一是老年群体,子女在成都,乘坐城际便民快巴前往成都探亲;二是大学生为主的学生流;三是两地通勤人员,因为票价便宜、通勤方便,也喜欢乘坐城际便民快巴。根据数据统计,目前乘客复购率超过40%,有的乘客一个月要乘坐多次往返成都自贡。”
该负责人介绍,自贡推出城际便民快巴赢得一片口碑赞誉之后,也吸引了其他地市州纷纷到自贡取经学习,“仁寿、内江、达州、重庆等地客运公司纷纷到自贡取经交流,还有泸州、宜宾、南充等地通过线上探讨交流经验,我们董事长也曾到四川省运管局交流分享城际便民快巴经验。”
“初次尝试取得一定成绩,但我们也看到大趋势并不会扭转,下一步我们希望通过不断摸索市场需求,深度了解客户需求,打造定制化产品,实现自身真正地转型。”她说,8月1日,我们已经开通自贡-重庆的城际便民快巴快线,同时还扩展了成都区域片区的点位,比如自贡-华阳的城际便民快巴,实现更多地域覆盖。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本文图片由省汽运提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