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是水稻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为保障秋粮丰产稳产,绵竹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指导农户科学开展水稻中后期田间管理,助力病虫害高效防控。
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 供图 绵竹市委宣传部
“近期,绵竹高温高湿天气持续,稻飞虱、二化螟等害虫易发,纹枯病、稻瘟病也需重点防范。”8月18日,在富新镇贵丰家庭农场的稻田边,绵竹市农业农村局植保站工作人员仔细查看水稻长势,并向种粮大户江国平讲解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要点。
无人机撒药 供图 绵竹市委宣传部
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江国平现场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伴随着螺旋桨的嗡鸣声,两台无人机沿着稻田匀速飞行,高效药剂化作细密的药雾,均匀洒向稻株,织就出一张严密的病虫害“防护网”。
据江国平介绍,他在富新镇流转了800余亩土地,实施稻麦轮种,目前来看,水稻整体长势不错,只要结合农业专家提供的技术指导,做好下一步田间管理,今年,水稻丰收在望。另外,他还对外提供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现代化机械设备优势,通过集中种植、科学管理、统一经营,助力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另一边,紫岩街道永翔家庭农场经过前期农业专家的用药指导,如今,800亩水稻绿油油一片,植株健壮,长势喜人。进行回访时,农业专家走进田间,向种粮大户刘光均建议道,针对当前水稻的生长情况看,要注意科学管水,促进根系活力,合理追肥,增强抗逆性,做好绿色防控,提高防治效果。
“今年,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我们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播种、施肥、打药等工作,预计9月中旬将迎来大丰收。”刘光均说,从2013年种粮开始,他每年都会试种一部分新品种,为粮食稳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水稻亩产也从最初的1300斤干谷增长到现在的1600斤。
为确保全市34.6万亩水稻能有好收成,2025年,绵竹市农业农村局还组织市、镇、村三级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水稻病虫害田间调查,通过开办“田间课堂”、实地培训等方式,指导农户落实水、肥、药等田间管理技术,推动各项稳产增产措施落实到位。绵竹市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站长李梵语提醒广大种粮户,针对气候多变的情况,要加强雨后田间稻飞虱监测,百丛虫量达1500头时,要立即防治,抓住破口前5天至7天的关键期进行防控,用药要坚持使用复配制剂,注意科学安全用药,抢抓晴好天气施药。(文 张娟 尹翔)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