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赛场到街巷:世运会重塑成都“巴适”生活新图景
2025-08-14 09:55:4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邓超责编:冯巧凤

  兴隆湖畔,晨跑者的剪影掠过粼粼波光,与岸边的沙滩场馆构成一幅动感画卷;锦江旁的茶馆里,竹椅轻摇,盖碗茶香袅袅,茶客们饶有兴致地讨论着世运健儿的精彩表现。

从赛场到街巷:世运重塑成都“巴适”生活新图景_fororder_图片-1

世运会泰拳女子48公斤级四分之一决赛 摄影 史启颖

  在成都,这场以“运动无限 气象万千”为名的世界盛会,正生动诠释着成都独有的“快慢哲学”——既有拥抱全球赛事的澎湃活力,亦能守护巴适生活的悠然底色。

从赛场到街巷:世运重塑成都“巴适”生活新图景_fororder_图片-2

世运会斯诺克6红球女子预赛 摄影 毛雯卉

  这恰是成都积极践行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理念的鲜活注脚,通过精心编织体育与文化、旅游、消费的共生网络,世运会不仅搭建起顶尖竞技的舞台,更化作一股浸润全城的暖流,悄然提升着城市的国际风范与市民触手可及的获得感,开启了一场关于城市品质与幸福生活的深度实践。

从赛场到街巷:世运重塑成都“巴适”生活新图景_fororder_图片-3

世运会开幕式烟花秀 摄影 周家全

  从运动地标出发 赛事场馆与城市美学共融

  成都,这座雪山脚下的公园城市,从来不缺乏运动场上的时尚美学。

从赛场到街巷:世运重塑成都“巴适”生活新图景_fororder_图片-4

世运会宽窄巷子打卡点 摄影 张子晴

  从成都最早的足球场——华西协合大学足球场,到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体育场——成都市人民体育场,再到如今遍布全市的两百余座各式体育场馆。每一座场馆的建成,都是城市活力与美学品味的又一次升华。

  当晨曦的微光洒在东安湖体育馆的圆形穹顶上,四只太阳神鸟悬浮其上、熠熠生辉,穹顶中心用十二支羽毛勾勒出圆形旋转的太阳,与朝阳相映成趣。这一刻,成都的运动基因在金色光芒里悄然沸腾。

从赛场到街巷:世运重塑成都“巴适”生活新图景_fororder_图片-5

世运会男子双人同步(蹦床)预赛美国队 摄影 王子涵

  当观众置身于东安湖主体育场的看台中,视线从场内无缝引向远方:龙泉山的皑皑山峰、东安湖的碧波荡漾,仿佛能让观众的每一次呐喊都有远山回响、每一次呼吸都与天地共鸣。作为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得主,东安湖体育场馆不仅以卓越的工程品质定义城市新颜,更以开放与传承的匠心,谱写了成都运动态度与时尚图景。

  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与系统性惠民政策协同发力,加速成都迈向“世界赛事名城”。据统计,近三年,成都举办包括世乒赛、大运会、汤尤杯在内的国际、全国性赛事140余项。

  在赛事带动下,成都持续推动体育资源惠民共享,众多体育场馆相继出台便民政策,通过全年免费或低收费的方式向公众开放,为市民提供了兼具专业性与普及性的运动空间。

从赛场到街巷:世运重塑成都“巴适”生活新图景_fororder_图片-6

温江区涌泉街道花土社区羽毛球赛 供图 涌泉街道花土社区居委会

  在成都市城北体育馆附近生活了40年的市民李女士表示,自从场馆2016年开始翻新后,前来锻炼的居民明显增多。羽毛球、乒乓球、广场舞等活动在场馆内外有序开展,社区的健身氛围愈发浓厚,体育正逐渐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运动场景出发 全民健身与市井烟火交织

  成都市民的运动生活早已打破“赛场-生活”界限,全民运动的能量早已溢出运动场,在街巷褶皱里生根发芽,在市井烟火里壮大。

从赛场到街巷:世运重塑成都“巴适”生活新图景_fororder_图片-7

世运会城市志愿服务小站 摄影 史启颖

  作为全球规划最长的绿道体系,天府绿道将雪山溪流、公园花田、城市地标串联起来,编织成一条“推窗见绿”的生态廊道。市民无论是迎着朝阳漫步,还是伴着夕阳奔跑,更或是骑行穿梭其中,在天府绿道上都会让运动沉浸于自然之中,让你穿越公园城市的诗情画意。

  在天府绿道,不论是专业的运动员或是普通的健身爱好者都能在这里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今年,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吸引16支来自世界各地的车队与骑行爱好者共千名骑手,齐聚绿道一较高下。另一边,四川大学的留学生顺李选择以徒步的方式挑战自我,用一整天走完全长100公里的环城绿道,从另一种视角领略这条生态廊道的独特魅力。

从赛场到街巷:世运重塑成都“巴适”生活新图景_fororder_图片-8

四川大学的留学生顺李一天走完全长100公里的环城绿道 受访者供图

  作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的成都马拉松,将部分赛段植入绿道,让运动更加奔向广阔的公园城市。

  除了运动员的角逐,成都马拉松更是一场全民盛会。在跑道上,参赛者们身着五花八门的“cosplay”造型,为赛道增添欢乐气氛;孩子与老人、跑者与观众共同演绎运动与娱乐的完美融合。在成都,运动即娱乐,马拉松参赛选手用脚步丈量城市的扩展,也在现代都市交错的长廊中,尽情体验马拉松带来的无限乐趣。

  商场中央变成潮流舞台,霹雳少年在商场里旋技比拼;新华公园篮球场欢呼如潮,青年们在街头篮球赛上挥洒汗水;更有社区广场上的银发族踏着流行歌的鼓点起舞。在成都,运动是转角相遇的击掌,是街头巷尾的喝彩,是生活本身的呼吸频率。

从赛场到街巷:世运重塑成都“巴适”生活新图景_fororder_图片-9

COSMO商场里的霹雳舞比赛 摄影 杨有雅

  从运动消费出发 赛事经济与城市发展同频

  消费,在这座城市里,不仅是账单上的数字,更是生活乐趣与产业跃升的体现,是城市心跳最鲜活的节拍器。

从赛场到街巷:世运重塑成都“巴适”生活新图景_fororder_图片-10

世运会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宽窄巷子店 摄影 张子晴

  为迎接全球游客,成都精心策划“世运有礼 成都等你”世运消费惠民专项活动。顾客到店出示演艺赛事活动的票根,就能在参与活动的餐厅、景区和酒店享受打折、抽奖、赠礼等专属优惠。吃、游、住,全市近160家餐饮、景区和酒店的商户被小小的票根串联起来,票根化作消费的“通行证”。

  城市的活力也体现在运动产业与健康理念中。根据启信宝数据,截至2025年3月12日,成都健身相关企业数量已跃升至21426家,稳居全国第四。这股热潮不仅涌动在现代化的健身房里,更浸润在市井烟火深处。枣子巷的中医馆里,“艾灸+太极”的养生课堂悄然兴起,缕缕药香伴着舒缓的招式,传统康养智慧与现代健身理念在社区的一角和谐交融。

  世运的东风更点燃了攀岩产业的黄金期。“香蕉攀岩”西南首店落户环贸ICD,试营业期间,门店最高单日接待客流超700人次,售价600元—1000元的专业攀岩鞋受热捧,还带动相关体育装备的销售。更令人瞩目的是,成都南一环正在建设的国际体育公园城,将建成一个高达130米的室内攀岩峡谷,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高的室内攀岩峡谷。

  而世运会的吉祥物“蜀宝”与“锦仔”,早已跳出毛绒玩具的橱窗,化身为流动的城市文化符号。位于成都市红星路广场的世运会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驻足选购。门店负责人李金城介绍,目前,店内商品有36个大类638个小类,其中,川味美食坊盲盒、与武侯祠联名的坐肩毛绒玩具以及镀金纪念章成了大家争相购买的热门选择。

从赛场到街巷:世运重塑成都“巴适”生活新图景_fororder_未标题-2

世运会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红星路广场店 摄影 史启颖

  赛事有期,营城无界。从世界级场馆的匠心美学,到绿道市井的全民运动,再到消费新潮的蓬勃脉动,成都,正以“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的生动实践,让运动的基因在城市肌理中扎根、沸腾,引领这座城市奔向更广阔、更巴适的未来。(文 杨雯涵 刘厶源 杨有雅)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