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成绩单出炉 看四川省属国企的“稳”与“进”
2025-08-08 22:33:5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雯涵责编:冯巧凤

  八月盛夏,万物方盛。走进四川各省属国企,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生产线上热火朝天,到处呈现出一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繁忙场景。

  7月28日,四川省国资委召开省属监管企业经济运行分析暨半年工作会议,同时公布省属监管企业的半年成绩单。2025年上半年,四川各省属企业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企业资产总额达2.97万亿元,同比增长9.8%,交出一份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上缴税费均实现同比增长的“稳中求进”答卷。在稳健经营、发展根基不断夯实的同时,各省属企业保持投资驱动、改革赋能、产业向新等多轮并进,在推动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积极发挥“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稳的底色:经济压舱石的“三个支点”

  资产扩容与效益平衡。2025年上半年,四川省属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2.97万亿元,同比增长9.8%,逼近3万亿大关;营业总收入3062亿元,上缴税费1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7%和3.3%,关键经营指标企稳回升。

  基建托底与投资驱动。2025年上半年,四川省属监管企业完成投资1225亿元,重点投向交通、能源等领域,直接拉动资产规模扩张,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刷新进度:蜀道集团苍巴高速全线建成通车,成南高速扩容工程全线9座隧道全部贯通;四川能源发展集团银江水电站3号机组、泸州气电1号机组投产发电,新增电力装机容量超100 万千瓦;四川机场集团成都双流国际机场T1航站楼完成提质改造并投用。

  债务管控与安全发展。四川省属监管企业资产负债率保持在65.7%的合理区间,低于全国地方国企平均水平,企业债务风险总体平稳可控。川投能源等重点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债转股等方式,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32.78%,较2024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

  进的突破:产业升级与改革赋能双向发力

  2025年上半年,四川省属监管企业在关键指标企稳回升的同时,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持续优化,创新动能不断增强。省属企业在六大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方面分别同比增长55.2%、73%,占省属企业总资产比重提升至53%。四川聚焦四川重点产业建圈强链,组建省属企业科创投资基金、战新产业投资基金、六大优势产业基金,总规模超500亿元。省属企业国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达107个,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06户,研发投入强度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以科技创新塑造产业新动能新优势。

  今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上半年,四川省属监管国有企业“1+8”重点领域改革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能源领域战略性重组取得明显成效。2025年2月,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成立,整合四川省投资集团与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总资产超3900亿元,装机规模3560万千瓦。目前,集团总部管理架构、治理机制、内控制度和管理人员竞聘上岗已全部完成,标志着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总部战略重组任务已提前完成。

  5月21日,四川能源发展集团获得中诚信国际“AAA”评级。四川科创集团与四川数据集团分别于2024年12月18日、2025年2月14日挂牌运营。近日,四川景区发展集团、四川省城市更新集团、四川蜀道轨道交通集团3家集团正式揭牌成立,省属企业重点领域专业化整合正在有序推进。

  区域协同:国企担当助力均衡发展

  2025年上半年,国有企业帮扶交出最新“成绩单”。四川省国资委建立健全国有企业“1+1帮1”机制,持续优化“矩阵式”帮扶模式,上半年,国有企业在欠发达县域新投资到位资金130.74亿元,目前累计投资超335亿元;重点支持通江燃气发电、普格县屋顶光伏等项目,带动就业岗位超2000个,年增利税预计达8亿元。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四川省属监管企业将继续发挥投资拉动、产业引领、创新示范作用,在服务国家大局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为四川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强劲的国资力量。(文 成苏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