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丁知竹手艺人学园”:推动道明竹编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08-07 15:52:4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邓超责编:冯巧凤

  崇州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指出,要挖掘大自然馈赠的生态资源、老祖宗传下的文化技艺,因地制宜打造诗酒文化、民俗体验、红色研学等一批特色旅游节点,持续丰富低空运动、非遗工坊、农事体验等“农商文旅体”全业融合场景,依托稻乡环线等风景廊道,有机串联全域旅游景区景点,更好推动“天府乡游”全面成势。

崇州“丁知竹手艺人学园”推动道明竹编实现高质量发展_fororder_未标题-1

丁知竹手艺人学园 供图 崇州市融媒体中心

  在崇州道明竹艺村,全新打造的“丁知竹手艺人学园”作为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标杆,开创性地采用“竹编+”跨界融合模式,将传统竹编技艺升级为沉浸式文旅体验;通过构建非遗工坊、生态研学的复合业态,演绎“以竹篾编织产业链”的创新发展路径,为天府乡村旅游树立传统工艺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案例。

  “丁知竹手艺人学园”不仅是成都市级非遗传承人丁春梅打造的竹编传承基地,更是一个让竹编与木雕、植物染、夏布等自然材料手工艺深度对话、跨界共生的创新工场。

  这座由旧校舍焕新而来的学园,巧妙融合时光的印记与当代的生机。该学园60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陈列着最新研发的竹编艺术装置;其后1300平方米的加工坊内,老匠人正将设计图纸在指尖化为实物。“前厅探新,后坊守艺”——这空间布局本身便隐喻着传承的双轨逻辑:前厅承载着展览、教学与研发的复合使命,竹丝灯盏与夏布样本在此并置对话;后坊则回响着破竹之声,道明竹编的核心工艺在此得以纯粹守护与精研传递。

崇州“丁知竹手艺人学园”推动道明竹编实现高质量发展_fororder_未标题-2

丁春梅在指导学员制作竹编 供图 崇州市融媒体中心

  “我们立足竹艺村核心,未来愿景是推动更多源自乡村的自然手工艺在此融合共生。”丁春梅说,“我们与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战略合作,让年轻学子得以走进竹艺村,亲手触摸材料的肌理,感受技艺的温度,体悟手艺的深邃。”

崇州“丁知竹手艺人学园”:推动道明竹编实现高质量发展_fororder_未标题-1

学员制作竹编 供图 崇州市融媒体中心

  丁春梅说:“创立学园的初心是希望汇聚更多优质资源与人才来到竹艺村,期待他们将前沿的设计理念带入学园,经由道明竹编手艺人的匠心巧手落地生根,让创意结出更丰硕的果实,带动竹艺村的竹编匠人共同参与,最终推动道明竹编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文 李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