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制成都世运会奖牌盒 青神匠心呈现非遗之美
2025-07-29 14:41:4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邓超责编:冯巧凤

  随着2025年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世运会”)进入倒计时,赛事奖牌盒的“诞生地”——眉山市青神县的竹编手艺人正以争分夺秒之势,加班加点赶制2000余个竹编奖牌盒,确保高质量如期交付,向世界展示中国非遗技艺与体育竞技精神的融合之美。

赶制成都世运会奖牌盒 青神匠心呈现非遗之美_fororder_未标题-1

成都世运会奖牌盒 摄影 王清

  在青神县竹编产业园区内的一个竹制品生产车间,30余名竹编手艺人正井然有序地分工协作:有的专注制作奖牌盒的底部与盖圈;有的熟练操作激光切割机,切割手工编织的竹编图形;有的细细打磨盒体,或是将花纹与盒盖粘连等,一派繁忙景象。

赶制成都世运会奖牌盒 青神匠心呈现非遗之美_fororder_未标题-3

竹编手艺人赶制成都世运会奖牌盒 摄影 王清

  与此同时,在农户王明忠、李惠明夫妇家中,两人正对照模具,精心编织奖牌盒的立体部分。“每根篾条的长宽高都有规定尺寸,稍有偏差就会影响后续的切割精度。”李惠明边调整手中的篾条边说,从选材到篾条的尺寸规格,竹编奖牌盒的制作每一步均有严格的参照标准。

  “培训班上讲了,篾条有破损、黑点的不能要,方格模具要厚薄均匀,横竖编织的篾条更要笔直如线,这样编出来的格纹才能方正。”李惠明介绍,为确保奖牌盒质量达到最高标准,在正式启动生产之前,她和其他竹编手艺人还参加了3天的专项培训。

赶制成都世运会奖牌盒 青神匠心呈现非遗之美_fororder_未标题-2

竹编手艺人赶制成都世运会奖牌盒 摄影 王清

  据悉,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编织挑战,负责竹编奖牌盒制作的青神县云华竹旅有限公司组建由多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组成的专项团队,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并通过标准化培训确保工艺精度达标。“单个奖牌盒的制作需经历砍竹、选材、编织、切割、打磨等几十道工序,容不得半点马虎。”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邵小梅坦言,加班虽然累,但一想到即将捧在各国运动员手中的奖牌盒,就觉得特别自豪。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与成都世运会的结合不仅是竹编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更是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竞技的跨越时空对话。“希望能通过这些兼具东方美学与精湛工艺的竹编奖牌盒,为成都世运会增添一抹非遗光彩,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邵小梅表示。这些凝聚着匠心与期盼的竹编奖牌盒不仅是体育荣誉的承载,更是中华传统文化向世界递出的“竹韵名片”。(文 余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