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以“绣花功夫”答好城市更新时代卷
2025-07-18 21:27:0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邓超责编:李萌

  7月14日至7月15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释放出一个鲜明的信号:城市发展的思路正在发生深刻转变。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

  眼下,崇州市正以“绣花功夫”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全面提升城市承载力,回应居民群众关切。

崇州:以“绣花功夫”答好城市更新时代卷_fororder_崇州城区-(2)

崇州城区 供图 崇州市委宣传部

  焕新改造街区更活力

  山城重巍峨,水都钟灵秀。每个城市有自身的禀赋与特色,依托山水脉络、人文底蕴,才能让居民见山见水,记得住乡愁。

  眼下,崇州罨画池历史文化街区游客如织。每逢节假日,罨画池博物馆内更是人气爆棚,受到市民游客青睐。罨画池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有机更新不仅是建筑的重生,更是文化血脉的延续。从唐宋茶艺到非遗手作,从老院落到新消费场景,这里正书写着“老街焕新”的鲜活篇章。

  在城市更新工作中,崇州着力做好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持续推进历史文化街区维修整治和业态提升。截至目前,罨画池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内罨画东庭、吴家宅、天主堂已完成修缮改造。

崇州:以“绣花功夫”答好城市更新时代卷_fororder_崇州罨画池-(1)

崇州罨画池 供图 崇州市委宣传部

  罨画池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提升,不但让老街区焕然一新,更让崇州这座城市“烟火气”更足。“过去屋顶漏雨不敢开店,现在青瓦下卖竹编、销售枇杷茶等非遗产品收入不菲。”正东街商户纷纷表示。

  崇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完善公服配套,同时围绕‘演艺集群化、研学常态化、消费场景化’三个方面对消费场景及产业业态进行布局,提升片区的文化体验感和消费转化率,进一步提升市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关键。罨画池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是“城市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缩影。紧扣中央“文脉传承”要求,崇州正着力推进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全市认定公布并完成挂牌的历史建筑32处;目前,已完成正东街216号院、兴昙庵2处历史建筑的修缮;同时,对历史建筑探索数字化管理,实现24小时实时监测。引入社会资本全过程参与历史建筑保护修缮运营,实现“共享、共赢”活化利用新模式。

崇州:以“绣花功夫”答好城市更新时代卷_fororder_崇州中心公园

崇州中心公园 供图 崇州市委宣传部

  城市更新居民更幸福

  “内涵式发展”是城市治理思路的转型。这意味着城市发展的重心不再是摊子铺得有多大,而是精细打磨城市的“含金量”,以创新、宜居、美丽、韧性等共同构成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框架。

  这几天,崇州市金带街城市有机更新项目正有序推进,居民们已于7月15日完成选房摇号。“这里的房屋老旧,基础设施不完善,我们在去年启动了这个项目,居民们预计很快就会搬进新房,生产生活条件将大幅改善。”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由崇州国有企业作为业主,以市场化方式采取产权置换进行更新改造。

  “里子”和“面子”一样重要。崇州不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今年以来,崇州打通城市断头路,高质量实施南河路中段、永安东路等2条续建道路项目;推动实施崇州市崇阳、崇庆、羊马片区老旧街区改造项目(一期)工程,打通文体路、阳光路、幸福路、东兴路、纬二十五路、纬二十路东段、纬二十一路东段7条雨污水管网及道路工程,对崇阳、崇庆、羊马片区老旧街区的公共服务配套进行提升改造。

  在完善公服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方面,今年5月,中心公园及地下停车场建设项目竣工投运,为市民提供更多样广阔的休闲空间,有效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宜居品质……

  在深化治理提升老旧小区改造方面。崇州坚持居民先自治,后整治工作思路。今年,崇州将改造7个老旧小区,涉及居民260户,建筑面积3.27万平方米,计划12月完成全部的改造工作。

  从“加强停车位、充电桩等便民设施建设”,到“为广大市民建设安全、舒适的好房子”,再到“高度关注‘一老一小’,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崇州正循着城市治理的脉络,秉持人民至上的初心,让城市发展理念从“拼规模”不断转向“提质量”。

  在崇州,老宅修缮声与扫码支付声共鸣。公园的欢歌笑语声久久回荡——城市更新的答案,就在这些细节里。“人民城市”不在规模大小,而在‌每一块地砖的温度、每一滴雨水的归宿、每一扇雕花窗后的笑脸‌。这座千年小城,正以“不贪大、不求快”的定力,绣出老百姓的幸福宜居生活。(文 李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