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供片
连日来,受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影响,四川电网用电负荷持续攀升。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最新数据显示,7月16日21时25分,四川电网最高用电负荷突破7000万千瓦,达到7224万千瓦,创下历史新高。
7月9日,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市区供电中心电力员工在狭小的地下电缆井中制作电缆中间接头 摄影 田海
据悉,入夏以来,四川省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居民空调等制冷设备使用时长显著增加,成为推高用电负荷的主要因素。面对高温高负荷的挑战,国网四川电力周密部署,采取多项举措,全力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电网安全运行、电力可靠供应。
7月15日,国网成都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人员对110千伏圣棕线进行带电检测作业 摄影 陈翔
电网建设是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的“硬支撑”,7月前,国网四川电力按期投运13项保供重点工程,累计提升四川各级电网供电能力655万千瓦。在需求侧管理方面,国网四川电力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引导作用,构建规模达900万千瓦的可调节负荷资源库。这一庞大的需求响应资源池,能够在用电高峰时段通过市场化手段,快速精准地平衡电力供需。
7月14日,国网眉山洪雅县供电公司作业人员更换10千伏新止一线32号杆至新止一线马河支线5号杆之间导线 摄影 王鸿飞
7月16日,成都市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在都江堰市万寿村,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人员顶着酷暑,对220千伏源山南线进行等电位带电消缺作业。“我们采用带电作业消除线夹发热缺陷,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用户的影响。”带电作业班班长姚高云介绍道,“7月以来,我们已完成25次500千伏和2次220千伏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作业频次创下历史新高。”
7月15日,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中心员工在绵阳市10千伏梁体线进行带电检修作业 摄影 田海
为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用户可靠用电,全省多地积极开展带电作业,及时消除设备隐患。同时,运维部门增加对重要输电通道、枢纽变电站及重载设备的特巡特护频次,充分利用无人机、在线监测等科技手段,提升巡检效率。全省6600余名抢修人员、1500余辆应急抢修车辆、200余辆中低压发电车24小时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与此同时,随着四川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虚拟电厂、新型储能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将有助于在电网负荷高峰时段提供有效的顶峰支撑和快速调节能力,提升电力系统的韧性和弹性,为迎峰度夏提供重要支撑。截至7月16日,全省已有26家虚拟电厂接入国网四川电力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可调节能力约90万千瓦。
目前,四川电网整体运行平稳,国网四川电力将密切跟踪天气变化和负荷增长趋势,进一步强化电网运行监控与调度。电力保供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有关部门和专家倡议广大用户节约用电、科学用电、错峰用电,尽量避开高峰时段使用大功率电器,将空调温度设置在26摄氏度以上,践行绿色节能生活方式。(文 高珩瑞)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