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宜宾市表面处理园区按照“五方责任主体”验收标准,通过听取汇报、查勘现场、抽样检测、调阅资料、多方研讨,五方责任主体一致认定项目施工符合设计规范,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标准,顺利通过验收。这标志着宜宾市表面处理园区项目一期全面建成,从“蓝图”加速变为“实景”,进入联动调试阶段,向投产目标迈出关键一步,已签约该园区的10余家企业也走上“快车道”。
竣工验收会现场
宜宾市表面处理园区项目位于珙县经济开发区余箐工业园,是宜宾市政府规划的专业表面处理集中项目,是目前川南地区唯一获批的零排放电镀产业集中区,可承接电镀表面处理唯一的电镀废水零排放及智慧型核心项目。
该项目自启动开工建设以来,珙县通过建立工作专班机制,形成多方联动、靠前指导、精准协调、层层督导的生动场面。项目以挂图作战方式,紧盯人员、任务、时间三要素,推动工作专班围着项目转、盯着困难干,以目标倒逼责任,以时间倒逼进度,以督导倒逼落实,确保项目快速竣工验收,助力宜宾市乃至西南地区电镀类污染企业从分散型污染物处理向节能减排型集中治理转变,填补区域产业空白,打造环保节能型产业集群。
宜宾市在表面处理集中区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最好办法就是产业升级,而产业升级的首选方案是建立表面处理集中区;建设表面处理集中区是对行业升级换代、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清洁生产、减污降耗增效的最佳途径。目前,宜宾市正由“一白一黑”向“一蓝一绿”加速转型,积极打造四川先进装备制造基地,智能终端、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通用航空、新材料、医疗器械等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推动宜宾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表面处理这一基础性工艺作为支撑,随着宜宾市装备制造产业的不断壮大,表面处理工艺的需求还将持续增加。接下来,珙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将持续扩大“一流朋友圈”,以构建“产业生态圈”的招商模式,迭代推进表面处理园区及上下游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努力实现区域电镀行业绿色发展,走出一条“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文/图 罗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