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三元及第——家国之梦与华夏文明传承展”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群贤堂展厅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展览将持续至10月28日。
活动现场 摄影 刘玉锋
开展当天,一场特别“开笔礼”仪式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三义庙广场举行。小朋友身着汉服,通过正衣冠、拜师礼、朱砂启智等一系列活动,接受尊师崇礼的启蒙教育。
展览通过三大主题单元,为观众全景式呈现科举制度的壮阔历史画卷与深厚文化内涵。
“筑基·青衿之志”单元聚焦科举制度的根基,阐释其如何将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理想与国家选拔人才的核心机制紧密联结。
“淬炼·科场万象”单元则将目光投向士子逐梦科场的艰辛历程,通过场景营造与文物叙事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再现贡院号舍中鏖战的场景。
“登科·金榜题名”单元重点诠释“金榜题名”的辉煌意义及其承载的社会价值。该单元展现科举作为实现社会阶层流动的关键通道,如何成就“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人生传奇。
值得一提的,展览特别设置“纵马鸣弓,封狼居胥——从武状元到将军的成长档案”专题板块,首次系统展示绵延1200余年的中国武举制度。
本次展览汇集来自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等机构的10余件组珍贵文物。观众可近距离欣赏宋代三彩文士陶俑,感受古代士子风骨;品鉴末科状元刘春霖的莲池书院课卷残卷,触摸“第一人中最后人”的历史印记。
此外,展览还特别融入巴蜀文脉叙事,如通过杨慎等川籍士子事迹,钩沉成都状元街、簧门街等在地文化密码,让观众于红墙竹影间感悟“为天地立心”的地域豪情。
“三元及第——家国之梦与华夏文明传承展”凭借其宏大的历史视野、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珍贵的文物展品,深受众多市民、学生群体及历史文化爱好者的关注。
据悉,本次展览的配套讲座“中国考试的历史演变——中国科举与中国科举博物馆”在武侯书院举行,由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馆长冯家红主讲,为观众详述科举制度创立之前的人才选拔情况与科举制度的发展过程。(文 杨雯涵 刘玉锋)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