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长宁:农文旅融合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5-07-11 16:46:3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邓超责编:冯巧凤

  7月11日,宜宾市长宁县铜锣镇2025年“李子采摘月”暨第三届和美乡村文化节开幕。本次活动以“与‘李’相约 随‘鹅’品夏”为主题,不仅为游客与市民带来一场集采摘乐趣、民俗体验、美食享受于一体的盛宴,更彰显铜锣镇在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宜宾长宁:农文旅融合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_fororder_李子王评定现场-供图-长宁县委宣传部

李子王评定现场 供图 长宁县委宣传部

  活动现场亮点纷呈,气氛热烈。精彩的文艺演出展现了浓郁的民俗风情;“李子王”评选激烈角逐,凸显了茵红李的优良品质;“最美铜锣”短视频大赛则用镜头定格乡村的美丽瞬间。农副食品展销区更是人头攒动,李子、桃子、玉米等各类农特产品琳琅满目。村民借此机会售卖自家产品。

宜宾长宁:农文旅融合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_fororder_采摘的李子-摄影-高学兵

采摘的李子 摄影 高学兵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还创新设置“特色农产品促销区”,发放6万元消费券,涵盖特色农产品消费券和餐饮消费券,有效活跃乡村消费市场。正午时分的品鹅宴更是让市民游客大快朵颐,尽情感受铜锣特色美食的魅力。

  近年来,铜锣镇围绕“品享四季・幸福铜锣”的形象定位,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茵红李年产量达18万斤,产值超57万元,成为村民增收的“金果子”。作为长宁县最大的肉鹅养殖基地,该镇年出栏肉鹅6万只。此外,金秋砂糖橘、稻虾、蔬菜、碑底坝贡米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此次文化节的举办,正是铜锣镇将特色农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通过挖掘茵红李产业的文化内涵与旅游价值,铜锣镇进一步拓宽乡村发展路径。下一步,铜锣镇将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全力提升服务质量,精心开发出更多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让更多的人领略到铜锣镇的独特魅力,为长宁县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卫星城贡献铜锣力量,奋力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文 宋成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