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轻基层报表负担,优化政务服务,作为“报表通”发源地,成都市新津区结合业务实际情况,聚焦报表统筹管理、数据治理和平台优化等重点任务,2025年,新增20余个多元化应用场景,开发“紧急报表下发”功能、“报表转台账”功能等,以持续迭代的创新实践,深化数据赋能,破解基层治理“顽疾”,深度启动场景驱动应用。
社区工作人员在使用“报表通”系统 供图 成都新津区委宣传部
成都新津区整合住建、教育、民政、人社、卫健、医保、残联等行业领域数据资源,通过多维度数据比对和智能分析,精准筛选出95212名重点人群,建立“低保特困对象”“独居及空巢老人”“失能人员”等120余类业务标签,构建动态更新的重点人群数字台账;整合经信、科技等行业领域数据资源,建立覆盖全区4.7万余户法人的法人基础数据库,通过大数据交叉比对和智能分析,精准筛选出1475家重点服务企业,建立“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60余类企业分类标签,构建“一企一档”画像体系,实现重点企业的动态监测和精准服务。
针对数据质量难以保障的问题,新津通过功能更新与技术升级,开发上线“紧急报表下发”功能,当突发任务来临时,相关部门可直接在“报表通”平台快速定制标准化紧急报表,并精准推送至目标镇街、社区甚至网格员,直达基层末梢,实现数据实时汇总入库。同时,为避免过去基层填报的报表多为“一次性消耗品”,出现数据浪费问题,“报表转台账”功能将实现报表数据向结构化台账的转换,形成“活台账”,构建起“数据沉淀-复用-优化”的循环,让每一次填报都能产生长效价值,为后期长效监管打下基础。
从应急场景的效率突破到数据资产的长效沉淀,两项看似简单的功能焕新,是新津通过“报表通”深化数据赋能,向“治理进化”的生动诠释。
2022年,成都新津区为破解基层“表格围城”,首创“报表通”,以数字之力终结重复填报之痛。历经3年不断打磨,这一发轫于新津的创新成果已蝶变为全域数字化治理“数据中枢”,不仅让基层干部告别“表哥表姐”身份,更驱动数据全域流动——从新津首创,到精准服务民生、赋能经济发展的县域数字化转型标杆。
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将“新津模式”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创新实践;2024年,成都新津区“报表通”实践经验被纳入国务院办公厅《基层报表数据“只报一次”工作指引》,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据悉,“报表通”于2024年12月在四川省进行全省推广,目前已在全国13个省的地方政府部署使用,并应用于中国联通集团,赋能更广阔的区域和行业数字化转型。
以“小工具”撬动“大变革”,从基层减负的起点到数据治理的支点,新津“报表通”的蝶变之路,让数据成为提升政府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引擎。未来,随着AI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和产业合作的深化,“报表通”也将持续进化,为更广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贡献澎湃的“新津动能”。(文 李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