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地企同心筑屏障 共绘可持续发展新图景
2025-05-27 17:05:4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邓超责编:李萌

  甘孜州是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近年来,甘孜州以地企共建为破题之钥,将安全生产与生态保护融入经济发展血脉,探索出一条守护与发展并行的创新之路。

  走进甘孜州州域治理事务中心,24小时运转的大屏如“安全中枢神经”般闪烁,工作人员正根据平安甘孜集成平台实时推送数据分析当天的安全态势。闪烁的大屏不仅是信息汇聚的中心,更预示着全州安全防控体系的高效运转。值班人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平安甘孜集成系统平台上,时时查看各类预警信息闭环发布传达情况和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督促加快风险隐患整改,其中不乏各地群众通过“甘快传”小程序及时上报的安全隐患。

  “自从我们推出了这个‘甘快传’小程序,我们的‘安全员’可以算是覆盖全州,只要发现安全隐患,无需注册,便可第一时间以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方式,上报隐患信息。”据值班员李光青介绍,截至5月9日,“甘快传”小程序已累计上报隐患15325条。该小程序的推广应用,是甘孜州积极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的一个缩影。这种科技赋能的创新举措,为全州安全防控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更系统的机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为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甘孜州积极建立起地方与企业协作机制——从常务副州长挂帅的专班统筹季度联席会直面企业诉求,到州县乡三级联络员“一对一”精准对接;从预警响应“发现—处置—反馈”闭环管理,到救援资源跨区域共享、专家团队常态化帮扶,这套覆盖责任压实、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的全链条机制,让安全治理重心逐步向“事前预防”转移。

  如何让地企协作的治理效能渗透至基层最末端?雅江县一场山洪地质灾害实战演练给出了生动范本。演练当天,应急管理局、水利局、乡政府与中铁十一局等单位密切配合,专项工作组和村组干部迅速行动,安全转移群众与施工人员,同步抢通道路,高效处置“险情”。

  这份“教科书式”应急响应的背后,是雅江县在甘孜州地企协作“九项机制”框架下创新的“五个一”精细化治理模式。该模式以“AB岗无缝替换”筑牢应急指挥防线,确保全天候响应;通过网格化管理,将企业安全责任深度融入“县乡村企户”五级联动网络;应急物资与救援力量前置部署在重点项目周边,实现快速响应;以常态化督导清单推动289项隐患闭环整改;更以“每日督查+奖惩基金”机制压实各方责任。这些举措,让地企协作从“纸面”落到“地面”,形成环环相扣的治理链条。

  地企协作的实际成效,在雅砻江两河口抽水蓄能电站的防灾实践中得到印证。“稳定、高效、快速的联防联控机制,让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雅砻江公司两河口水力发电厂常务副厂长王文松介绍,依托协同机制的精准天气预警,电站在汛期成功应对银鸡沟泥石流,提前安全避让13人,实现零伤亡。这一成果,正是地企协作模式在防灾减灾领域的鲜活例证。

  数据印证着安全防线的厚度。今年以来,全州累计检查企业12234家次,聘用专家251人次,整改隐患3662项;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受教育群众达138694人次;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培训264次、重大隐患判定标准提升宣贯279次、安全技能培训201次、应急逃生演练161次。此外,受理安全生产举报4928件,发放奖励7.8万元,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安全生产监督的积极性。

  在筑牢安全防线的同时,甘孜州同步奏响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协奏曲。甘孜州生态环境局创新制定环评审批政策工作指南、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服务十条措施,让炉霍至康定新都桥高速公路项目在投资人未定阶段便启动环评预审,通过多部门联动与政策争取,为重大项目落地开辟“绿色快车道”。

  而在生态执法的一线,则彰显着生态保护刚性力度中见柔性温度。“送法入企”与在线监控形成“刚柔并济”监管模式,2024年开展普法培训89场次覆盖126家企业。甘孜州生态环境局针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立案查处63起环境违法案件,处罚金额2305.99万元。这套“服务+监管”组合拳,换来了一份满意的生态答卷:PM2.5年均浓度为7.54微克/立方米、常年保持全省“最低最优值”,20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Ⅱ类及以上,水、大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分别排名全省第1位、2位,全州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地表水环境质量优质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连续6年保持“三个百分之百”,公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保持全省第1位,连续13年未发生生态环境突发事件。

  从安全生产的严防死守到生态环保的精准施策,甘孜州地企协作不仅守护住了这片土地的安全与美丽,更激活了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5月26日,甘孜州地企共同发起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地企共建签约活动,共同推动政府服务、企业担责、经费保障三项机制,政府与企业的协作不断深化,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书写更多精彩篇章。(文 成苏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