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乐至:机械插秧赋能 富硒水稻种出“科技味”
2025-05-21 11:15:4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邓超责编:冯巧凤

  当下,正值水稻种植的关键时节,在资阳市乐至县东山镇云台村曾家湾盛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百亩良田内,稻农们正以“双线作战”模式,推进插秧作业。这边,稻农们弓腰起秧、运秧,动作行云流水;那边,插秧机来回穿梭,在田间“大显身手”,将嫩绿的秧苗精准植入水田。不一会儿,阡陌纵横的水田便披上崭新的“绿装”。

资阳乐至:机械插秧赋能 富硒水稻种出“科技味”_fororder_图片-1

稻农在起秧

  “过去插秧全靠人工,不仅效率低,成本还高。”合作社负责人曾云建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近100亩的水田只需5天左右就能完成插秧,效率相较于以往翻了好几倍。

资阳乐至:机械插秧赋能 富硒水稻种出“科技味”_fororder_图片-2

插秧机在插秧

  享受机械化带来便利的同时,合作社更是搭上“富硒快车”。这得益于乐至县夕荣老党员工作室的积极牵线搭桥。工作室负责人荣大应介绍道:“我们得知曾云建想发展特色农业,又了解到中科延智富硒课题组在富硒农业技术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就想着促成双方合作。看到现在秧苗顺利种下,我们打心底里高兴,希望能帮助村民增加收入,让云台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据中科延智富硒课题组组长陈瑕介绍,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课题组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让秧苗在生长过程中富含硒元素,从而提升大米的营养价值。从合作社的选种、育苗到施肥,课题组在每一个环节都给予精心指导,确保富硒大米的品质。

  如今,云台村的富硒水稻种植不仅实现高效生产,更种出“科技味”,为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出创新路径,逐步推动乡村振兴加速前行。(文 陈欣 张凤莉 姚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