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万亩枇杷陆续成熟,金黄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果农们穿梭在果园采摘、分拣新鲜枇杷,将这份春日甜蜜抢“鲜”推向市场。
纳溪枇杷 摄影 丁俊皓
在天仙镇银罗村,321国道两旁层层叠叠的枇杷树错落有致,枝头挂满一个个红色的纸袋,轻轻掀开这层“红纱”,便现出一个个饱满圆润、金黄透亮的枇杷,令人垂涎欲滴。游客穿梭在枇杷树林间,采摘尝鲜,留下满园欢笑。
杨香俊介绍嫁接技术 摄影 丁俊皓
天仙镇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为枇杷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这里气候适宜,光照、降水充足,土壤肥沃且富含多种矿物质,产出的枇杷皮薄肉厚、柔软多汁、味道甜美,备受消费者青睐。“村里通过重新嫁接,淘汰以前品质差、效益低的枇杷树,在树上嫁接高效益的新品种枇杷,既降低树的高度,又提高经济价值。”天仙镇银罗村枇杷协会会长杨香俊说。
近年来,天仙镇持续抓实枇杷老基地改造和新优品种改良工作,综合考虑土地属性、地理位置、土壤条件等因素,成功引进“三月白”“白雪早”“香妃”等枇杷新品种进行规模化种植,枇杷产量和品质越来越好。目前,新品种已陆续上市销售,市场反响良好。
“每年这个时候,永宁河畔就陆续迎来忙碌时节,全国各地客商争相购买,小小枇杷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甜蜜果’,让果农过上‘甜蜜’生活。”杨香俊说。
“近年来,村里一直鼓励农户加强管护培育枇杷,不定期对种植户开展技术管理方面的培训,提升农户的种植水平,提高枇杷品质。”天仙镇银罗村党支部书记舒选峰说。下一步,银罗村将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壮大枇杷产业,持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泸州纳溪区枇杷种植历史悠久。天仙银罗枇杷基地是四川省第一个枇杷基地,自1988年成立以来,已有30余年的枇杷种植历史,形成沿321国道和永宁河的“十里枇杷长廊”。银罗村核心种植枇杷7000余亩,年产枇杷700余万斤,产值7000万元。2025年,当地全力推进标准化管护,水果品质和产量有较大提升。(文 丁俊皓 杨茂 许紫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