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东坡区:春回大地育秧忙 科技书写新篇章
2025-04-03 10:42:5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邓超责编:冯巧凤

  四月伊始,随着气温持续回升,眉山东坡这片满含希望的田野,丰收的旋律已悄然奏响。田间地头,东坡新农人纷纷投入“黑科技”,育好秧,育壮秧,在现代农业科技的助力下,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眉山市东坡区:春回大地育秧忙 科技书写新篇章_fororder_水稻农田示范基地-拍摄:侯建明1_proc

水稻农田示范基地 摄影 侯建明

  眉山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是四川省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之一。永丰村与四川农业大学等合作,建成四川省规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连日来,基地里的一套水稻精准播种育秧流水线马力全开,不停生产出一个又一个育秧盘。

  基地里,覆土机将黑色的育秧专用有机基质,均匀地填充到秧盘,机器平土、开沟,再由气吸式滚筒播种器将水稻种子精准均匀播种到秧盘,浇足底土水再覆上有机基质,浇上面水。村民便将秧盘从条播机上取下,进入叠盘暗化育秧环节。

  现场,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的研究生负责调试机器,当地村民负责搬运育秧盘。大家分工合作,既省时又省力。村里村外的种粮大户也在现场帮忙,部分批次的育秧盘也是他们下的订单。

  据介绍,这种育秧方式和传统育秧方式相比,可以节约25%的用种量,也就减少了25%的种子成本投入,同时种子使用量减少,秧苗密度就降低,秧苗在苗床上就更能够健康地成长,秧苗的弹性时间更长更健康,对水稻有良好的增产作用。通过使用精准条播育秧技术,目前,每亩可以节约20元的用种成本。

  眼下,眉山东坡各地正积极有序地开展水稻育秧工作。广袤的田野间,处处呈现一派繁忙且生机勃勃的景象,精准条播、暗化育秧、轨道运输等“黑科技”纷纷加入水稻生产中,奋力书写新一年稻谷丰收的新篇章。(文 王旭)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