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水鸟在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休憩。 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气温回升,冰雪消融,3月中旬以来,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群里,时常收到南迁越冬的候鸟飞抵若尔盖湿地的消息。记者从该管理局了解到,近日,若尔盖迎来候鸟“返程高峰”,已有数千只水鸟抵达保护区休憩、栖息。
共记录到5000余只水鸟 首批黑颈鹤和黑鹳抵达
3月17日,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花湖区域设置3处点位,开展鹤类等迁徙水鸟调查,对保护区域内春季迁徙鸟类的数量和种类进行摸底。
本次调查共记录到水鸟24种,个体数量达5592只。与往年同期相比,本次调查发现水鸟种群稳定,数量增加2000余只。
此外,首批21只在云南、贵州过冬的“高原神鸟”黑颈鹤已于3月20日抵达若尔盖。接下来,将有大批黑颈鹤前来“耍朋友”、产卵、训练幼崽,在当地度过大半年时光。
大批量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于3月24日来到若尔盖湿地。“第一批黑鹳共有3个较大种群,数量超过80只。”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科长索郎夺尔基介绍,这些黑鹳主要从华南、西南和东南沿海地区飞来,它们在若尔盖休憩、觅食,补充能量后,将于夏季前往西北荒原及山地周边水域进行繁殖。目前,在若尔盖境内休憩的黑鹳数量超过200只,创历史新高。“鸟类都是‘用脚投票’,自己选择合适的栖息地和中转站。越来越多候鸟愿意在此生活,证明这里的环境宜居。”索郎夺尔基说。
生态管护队定期巡逻 持续进行追踪式保护
3月,不少动物进入繁殖期,索郎夺尔基和管护团队成员早已制定好管护和巡护计划,共同为即将回家的鸟儿保驾护航。
记者了解到,当地组建了一支由各村村民组成的生态管护队,成员近百人。大家定期在辖区范围进行巡逻,一方面,关注水鸟是否已如期抵达,发现后第一时间告知管理局;另一方面,积极向牧民、村民以及摄影爱好者宣传禁止狩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禁飞无人机等相关规定。
为持续掌握保护区内黑颈鹤的种群分布,保护区制定了长期监测方案。2019年起,联合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保护区成为全国首个在黑颈鹤繁育地进行环志追踪的地区。环志是指为候鸟戴上标记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2019年、2020年和2022年,我们每年为10只符合监测条件的幼鹤套上卫星追踪器,对黑颈鹤的全年迁徙路线进行完整记录。”在索郎夺尔基看来,环志记录让黑颈鹤保护更加细致、科学。
当前,保护区已大致得出保护区内黑颈鹤的迁徙路线:途经阿坝州、雅安市、凉山州,最后到云贵高原地区过冬,并以云南省的大山包大海子湿地及贵州省的草海为主要越冬地。(纳么玖 卓玛姐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俊伶)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