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建成投运已满十年。十年来,四川电网和西藏电网双向累计输送电量合计约87亿千瓦时。其中,四川向西藏送电30.8亿千瓦时,西藏向四川送电56.4亿千瓦时。
川藏电力联网输电线路跨越金沙江大峡谷 摄影 刘湘钒
据了解,川藏电力联网工程是“十二五”期间国家支持西藏的重大建设项目。工程通过500千伏输电线路连接四川电网与西藏电网,总投资66.3亿元。工程东起于四川甘孜乡城县,西至西藏昌都市,全长1521公里。
10年前,国家电网40多家参建单位、2万余名建设者战胜江河阻隔、高原缺氧等艰难险阻,建成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创造了世界高海拔地区电网建设的新纪录。这项当年被誉为全球最具建设挑战的输变电工程的投运,结束了西藏昌都地区电网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
“在川藏电力联网工程投运前,家里只能用25瓦的灯泡,还时不时停电。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亮堂了,每年采摘的松茸等农副产品都可以放在冰箱保鲜。生产生活都用上了电器设备。”甘孜州巴塘县夏邛镇村民文祥林是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建成投运的见证者。他表示,这十年,当地电力、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越来越好,家里还建起了村里的电商物流服务点,收入比十年前翻了近10倍。
川藏电力联网工程途经川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3850米,最高海拔达到4980米,沿线高寒缺氧、地质灾害频发。在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上,国网四川送变电公司将人工智能技术与高原输电线路巡检相结合,安装避雷器、在线监测等智能设备1500余套,还建立边远深山线路和重点区段“瞭望哨”,不断提升输电线路的巡视、维护和检修工作。
电力工人在走线检查 摄影 李晨萌
“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安全运行十年来,我们以500千伏巴塘站为战斗堡垒,轮换锻炼近50名青年员工,积累了丰富的高原地区变电站运维保障经验。”国网四川超高压公司雅安分部副主任叶烨介绍说,该公司构建“智能机器人+无人机+在线监测”的立体化巡检体系,不断推动高原变电站运维检修向智能化、科技化升级。
十年来,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先后进行5次重要升级建设,网架结构愈加坚强。2018年,巴塘500千伏变电站升压扩建工程完工,川藏电力联网工程电压等级由220千伏升至500千伏,实现川藏电力联网工程与藏中电力联网工程互联互通,标志着西藏电网迈入超高压时代。2022年,苏洼龙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建成投运,西藏境内首座百万千瓦级电站投产发电,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外送能力大幅提升。2023年,巴塘至澜沧江500千伏线路投运,川藏电力联网第三通道正式形成。
屹立在海拔3300米象鼻山顶的500千伏巴塘变电站 摄影 李威
目前,金沙江上游-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及其配套工程正在加快建设,将进一步推动构建以特高压电网为主网架、区域间交直流混联的西电东送电网,服务川藏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清洁能源实现更大范围优化配置。(文 李威 刘湘钒 王璐)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