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引发人们的关注,因其极具危害性,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外来入侵物种,被我国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近日,有不少市民在成都周边的绿化带或公园绿地内发现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踪迹,颜色艳丽,个头还不小。对此,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提醒广大市民:“加拿大一枝黄花”属于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破坏较大,市民勿种植、购买此类植物。若发现其入侵痕迹可及时上报林业园林管理部门,及时将“生态杀手”剿灭。
有啥危害?——能挤会占,霸道十足
“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于北美洲,于上世纪30年代作为观赏植物引进我国,它主要通过地下根茎和种子两种途径进行传播。这种植物无毒,但它的繁殖力和竞争力极强,很容易在一个地方形成单优种群落,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入侵农田之后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在生长过程中,地下根茎会不断向周围蔓延,扩散之后,会与其它植物抢夺水分、营养和生长空间,造成本土植物不断凋亡,不仅危害农业生产,而且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同时,在适宜的环境下,它的种子极易萌发。通过种子有性繁殖的传播方式,一旦在一个地方立足,加拿大一枝黄花很快就开始“发疯”,自己拼命复制自己,在花期结束后,它的地下根状茎还会继续生长,根状茎上的芽越冬后又能长成许多新的植株。研究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通过地下根状茎无性繁殖自我克隆的种群可以维持长达70年之久。
此外,它还会使用“化学武器放毒”,通过发达的根系向土壤不断释放有毒的化学物质,抑制其它物种生长。在“加拿大一枝黄花”盛放的有毒土地上,最终本土物种被“赶尽杀绝”,只有“加拿大一枝黄花”独自盛放。
户外的“加拿大一枝黄花”
如何识别?——看花序和植株
平时,我们也会看到小黄花,一些花卉市场也有“黄花”在售卖,那也是入侵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吗?并不是。其实,我国也有自己本土的一枝黄花,可以观赏或者做中药材,对生态环境无害。据了解,要辨别无害的黄花和有害的“加拿大一枝黄花”,需要仔细看花序,才能发现不同。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单面着生的头状花序,其他本土一枝黄花则是非单面着生的头状花序。花序是指花在轴上的发育和排列方式。直观来说,“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花骨朵头整齐地排列于分枝的一侧,呈蝎尾状;而我国本土的一枝黄花的花骨朵则不仅在分枝的一侧,不呈蝎尾状。
此外,本土一枝黄花长不到“加拿大一枝黄花”那么高壮,其根茎也不太发达,不会侵占其它植物的地盘。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植株
“加拿大一枝黄花”和本土一枝黄花的对比 图据央视新闻
如何防治?——及时发现并清除
想要防治这一霸道十足的植物,需要尽早发现,越早发现就越好处理。前期,可以趁它的种子还未成熟时,采用人工拔除的方法进行防治,将植株连根拔除并通过中耕将遗留在土壤中的根茎拣除,集中在一起,使用无公害化方式处理;在出苗季节和开花期前后,也可采用内吸性除草剂或灭生性除草剂对植株进行防治。其中化学防除是控制加拿大一枝黄花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在其苗期或成株期,防除效果较好。
在花籽成熟期,为防种子传播,可用塑料袋套上花轴,用剪刀剪下,对残留的枝根,深耕后捡除,就地焚烧。
最近时值秋季,正是“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花期,防治上就要利用好目前的开花季以及接下来冬季种子停止生长的窗口期,尽可能清除干净。如果此时不及时清除,种子可能通过风、路过的人、动物等途径传播,继而隐匿在各种草丛灌木中,清除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怎样处理?——不能徒手清除,需及时上报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多地包括成都的不少市民都发现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踪迹。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市民而言,正确、科学地处理“加拿大一枝黄花”有一定的难度。此外,在盛开期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花冠比较大,产生的花粉很多,一些易感人群容易对其过敏,甚至会有荨麻疹等情况出现。所以,普通市民群众如果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切记不能徒手清除,以避免花粉感染等情况出现。
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若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千万不要自行采摘、不可私自采种,也不要自己处理。可以及时向所在区(市)县的农业或林业园林相关部门反映,也可以拨打成都市林草检疫站电话028-87762576或拨打12345热线进行反映,也可以通过“成都公园城市”官方微信、微博提供线索。同时,市公园城市局也会对城市公共绿地、园林绿化点位等加大巡查力度,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处理。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