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条穿越地形地貌复杂、地质条件极端、自然环境恶劣的铁路工程,川青铁路的建设难度在国内在建铁路工程中极为罕见。历经数年的艰苦努力,2024年8月30日,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迎来开通首发,标志着川青铁路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首发活动现场 摄影 吕凤瑶
川青铁路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是我国第二地貌阶梯向第一地貌阶梯急剧过渡的高山峡谷区。据中铁二院川青铁路隧道专业负责人姜波介绍,该线路穿越龙门山、岷山、西秦岭等崇山峻岭,横跨岷江、白龙江等大江大河,地势北西高、南东低,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多在1000米以上,最大相对高差甚至超过3000米。全线覆盖盆地区、中低山区、高山区、高原区等多种地形,施工难度极大。
该区域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形成由龙门山断裂带、西秦岭褶皱断裂带和岷山隆起断裂带组成的平卧“A”形格架。这种地质条件给铁路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隧道施工尤为困难。以全长22923米的德胜隧道为例,隧道施工不仅要面对高山深谷的复杂地形,还要克服近年来地震频发带来的次生灾害影响。隧道沿线危岩落石、泥石流、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频发,给施工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一条隧道的建设,动车通过只需7分钟,但建设工期却长达3540天。隧道穿越的岩体极为软弱,被业内人士形象地称为“豆腐上打洞”。成兰铁路公司川青铁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长李群回忆道:“在施工过程中,全隧大变形发生比例高达32.6%,掌子面溜坍、涌泥、突水等问题共计发生300余次,历经九寨沟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数次地质灾害的考验。”
在环保方面,川青铁路建设团队也采用“近而不进”的原则,最大限度绕避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和大熊猫走廊带等重要生态敏感区;同时,在九寨沟、黄龙等重要水源补给区也进行详尽的地勘调查和环评优化工作,努力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川青铁路的建设不仅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挑战,更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开通将为沿线地区带来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将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文 朱力 吕凤瑶)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