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代表团来川考察深化东西部协作
2024-06-27 09:29:12来源:四川日报编辑:杨雯涵责编:李萌

  原标题: 浙江省代表团来川考察深化东西部协作 拓展全方位合作 着力打造新时代浙川合作“升级版”王晓晖易炼红讲话 黄强施小琳出席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欧阳杰 摄

6月26日,浙江·四川对口工作座谈会在成都举行。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欧阳杰 摄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立东)6月26日,浙江省代表团来川考察。当日上午,浙江·四川对口工作座谈会在成都举行。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主持会议并讲话,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易炼红出席会议并讲话。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四川省委副书记、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出席。

  王晓晖在讲话中代表四川省委、省政府向浙江省代表团来川考察表示欢迎,对浙江长期以来给予四川的大力支持和帮扶援助表示感谢。他说,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的地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浙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浙江“走前列、作示范”的进取精神和宝贵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今年是新一轮东西部协作的第4年,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强调要“完善东西部协作机制,深化对口支援、定点帮扶,增强精准性和时效性”,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愿与浙江一道,在深化东西部协作的基础上,推动双方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着力打造新时代浙川合作“升级版”,推动两省高质量发展跃上新台阶。希望双方在对口支援和定点帮扶上精准发力,开展特色产品、产业、集群培育行动,统筹做好乡村建设、社会治理、易地搬迁集中安置重点任务,共同推动受扶地区加快发展;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紧密协作,联合打造一批区域间高能级创新联合体,携手发展新兴产业,一体布局未来产业,共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互联互通和对外开放上高效联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强化各类重大开放平台的“软链接”,共同推动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在文旅融合和演艺赛事上深化交流,协同建设文化强省、体育强省,共同激活发展新潜能;在保障改善民生和促进就业增收上互学互鉴,共同增进两地民生福祉。

  易炼红在讲话中代表浙江省委、省政府对四川长期以来给予浙江工作的大力支持帮助,对浙江驻川干部人才的关心爱护表示感谢。他说,四川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位置。这些年来,四川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扛起经济大省勇挑大梁责任担当,不断将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向前推进,取得的巨大成就振奋人心、迈出的跨越步伐鼓舞人心。四川坚持因地制宜、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招妙法;坚持共生共赢、开放包容,聚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格局站位;坚持守牢底线、打牢本底,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坚持优势互补、惠民有感,联动构建城乡融合新格局的务实举措;坚持传承保护、转化发展,不断擦亮文化金名片的使命自觉值得浙江学习。得益于总书记的擘画指引,浙川合作交流方向明、起点高,在携手同行中结出了务实丰硕的合作成果,在对口帮扶中赓续了跨越山河、历久弥新的深厚情谊。做好浙川对口工作是总书记和党中央交给浙江的光荣政治任务和重大使命,是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题中之义。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讲求实效、多办实事,合力做好浙川对口工作提质增效文章、叠加放大文章、攻坚突破文章、深度融合文章,坚持精准协作、精准帮扶,合作参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同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载体,全方位深化人文交流,在新起点上推动对口工作再结硕果、战略对接再塑优势、创新引领再攀新高、两地情谊再续佳话,携手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四川篇”美美与共、相得益彰的精彩华章。

  在川期间,浙江省代表团参观考察了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成都东郊记忆,了解我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字产业发展、工业遗址保护利用等情况;代表团还会见了在川浙商代表,看望了浙江援川干部人才代表。

  四川省领导于立军、陈炜、董卫民、郑莉、胡云,浙江省级领导王成、赵承、李岩益、张振丰、尹学群、姚高员、汤飞帆,两省有关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浙江省驻川工作组成员等参加相关活动。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