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荟聚金牛 星耀北城”成都金牛区高质量发展暨新型工业化大会在成都举行,回望过去一年金牛经济发展的累累硕果,展望新的一年金牛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经济突出贡献企业(单位)、重点行业高质量发展引领企业(单位)、民营经济突出贡献企业(单位)、新型工业化发展引领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话美好未来。
点赞金牛发展 企业家朋友信心更足
广大企业家是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行者、主力军,也是彰显社会担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干家。2024年,成都金牛区正式开启营商环境6.0时代,持续迭代升级政策体系,厚植营商环境沃土,通过更优的服务、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政策,助推更多企业在金牛落地生根、成长壮大。现场,企业家朋友纷纷点赞金牛营商环境,畅谈对城市发展的期许,对金牛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
“在成都金牛区委、区政府的引领和扶持下,我们在这片热土茁壮成长,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金牛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作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引领企业代表,四川金星清洁能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军在发言中表示,“当前,公司产品远销海外20多个国家,并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推动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换代。”
大会现场 供图 成都市金牛区委宣传部
扩投资促消费 多部门发布工作方案
近年来,成都金牛区结合自身的发展基础、产业特色、消费结构,研究制定“更新换新”实施方案,配套推出工业、建筑、交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汽车、家具家电领域以旧换新促消费措施,形成“1+N”政策体系,以真心实意的举措、真金白银的政策,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让群众有更多幸福感。活动中,成都市金牛区经信局、成都市金牛区住建交局、成都市金牛区商务局、成都市金牛区文体旅局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
在新型工业化企业培育和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行动方案中,计划到2027年,全区工业累计新增设备投资超20亿元,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全部退出、达到标杆水平产能比例超30%,绿色发展和本质安全水平迈上新台阶;年新增上云企业不少于2700家。
在住房建设和交通运输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行动方案中,成都金牛区计划通过三年努力,到2027年,落地低空经济示范场景2个、开通低空航线4条;此外,对居民改造、更新电梯,在市级补助政策上,每台再叠加补贴1万元或1.5万元,支持老旧小区共用部分的改造,对需要业主共同出资的部分,政府给予50%的资金补贴,最高不超过20万元。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专项行动方案中,成都金牛区将实施汽车换“能”行动、家电换“智”行动、实施再生资源回收行动,出台专项政策,发放3000万元消费补贴,力争到2027年,实现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50%,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5%。
在文化体育旅游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行动方案中,对于文体旅设施设备达到一定使用年限,并且单个项目投资达到市级支持标准,获得国家、省、市补助的项目,成都金牛区将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补助。具体而言,事业单位公益类项目余下部分按3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企业营利性项目余下部分按15%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30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成都金牛区支持全国各地的被征收(搬迁)人来金牛购新房,将给予2万元—5万元的消费补贴券;支持各地居民卖旧房并到金牛购新——半年内实现“卖旧买新”的,金牛给予2万元的消费补贴券;鼓励开发商给予新房保留期,鼓励中介机构优惠或减免中介服务费。
共享时代新机遇 开创美好新未来
大会现场,成都金牛区发布包括土地资源机会在内的多个清单。其中,政府性投资项目机会清单涉及城隍庙数字文化消费街区一期、新能源汽车总部大厦(星能智慧文化中心)、西部未来城市研究会客厅等68个项目,总投资85亿元;产业载体投资合作机会清单涵盖中铁轨道交通产业园、定位世界级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创新与服务基地、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北斗+产业园)、定位国家地理信息产业科技示范园区、“老沙湾”华丽转身后的“荟展新城”、凤凰山公园、成都露天音乐公园项目等,同时发布的政府采购项目机会清单则涉及176个项目,预算总金额3.1亿余元。
据悉,近年来,成都金牛区始终坚持以都市工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3+3+N”都市工业产业体系,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赋能都市工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成都金牛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引进先进制造业重大产业化及关联项目15个、协议投资143.5亿元;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6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
未来,成都金牛区将紧扣企业发展需求,纵深推进营商环境样板城区建设,切实以最贴心的服务兑现惠企承诺、以最优质的环境提振市场信心、以最可靠的保障凝聚政企合力,不断提升“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服务力”。(文 杨霞)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