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至6月7日,“美丽中国·健康同行”——2024环境健康成都行活动举办。此次活动集中展示成都近几年环境健康试点工作成效,深化下一阶段试点方向及重点任务。
成都市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锚定建设国家环境健康先行区的奋斗目标,勠力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2019年获批国家环境健康试点以来,取得系列显著成效,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了成都力量。
成都景观 供图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
完善顶层设计,高标准高品质绘制环境健康“路线图”。成都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成都市环境健康先行区专项组推进各项工作,制定《成都市环境健康先行区建设方案》,构建先行区建设48项指标,出台年度工作要点、专项工作方案近10项管理文件和技术规范,推动形成环境健康智慧精准风险管理体系、生态价值融合发展体系、社会共建共享体系和协同创新机制,积极探索环境健康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
聚焦源头防控,科学化精准化织密环境健康“防火墙”。成都市出台《成都市环境健康风险污染源识别细则》,编制重点行业环境健康风险手册、分级管控工作技术手册、专项执法检测工作方案,建立环境健康高风险企业数据库;实施环境健康风险分级管控,形成涉及化工、医药、家具制造等14个行业,550家企业、20种特征污染物的本地风险源清单、环境健康风险源地图集及风险手册,切实摸清风险底数、强化源头管理、抓好重点防控。
突出价值转化,全方位全链条激活环境健康“源动力”。成都市聚焦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新津区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等一批环境健康高品质场景,推动扶持“环境健康”与医药健康、绿色食品、文旅、体育运动、都市现代农业、绿色低碳装备制造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国内首个环境健康价值核算方法,加快推进彭州市沱江流域上游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型,从传统污染防治向环境健康风险防控转型。
聚力科技创新,补短板破难题筑牢环境健康“硬支撑”。成都市高水平建设成都大气污染防治院士工作站,引入心血管权威专家入站;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识别评估、环境空气质量健康指数(AQHI)构建研究,率先构建本地化累积环境风险指标体系;开展新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智慧蓉城”为牵引,加快推进环境健康管理平台和智慧生态环境建设,夯实环境监测网络、污染源动态清单、环境信息化应用“三大基础”,实现对污染物排放源的“靶向”管控。
强化共建共享,高质量高水平画好环境健康“同心圆”。成都市成立以贺克斌院士为理事长的成都环境与健康研究促进会,成功举办四届成都环境健康大会,搭建“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开展全市环境健康素养调查,强化环境健康管理公众参与,为全国探索环境健康试点工作贡献成都经验。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军表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此次活动既是对过去生态文明建设丰硕成果的全面总结,亦是对未来工作方向的明确展望与有力动员。未来,成都将坚定不移地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力度,加快环境健康先行区建设,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进一步推动美丽成都建设。(文 杨霞)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