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启动金融科技创新国家级试点
2024-05-13 09:05:24来源:成都日报编辑:邓超责编:李萌

  2023年11月6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在成都开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该试点是成都继央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数字人民币试点之后的又一项国家级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试点。

  5月11日,由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司指导,成都市委金融办与四川证监局联合主办的成都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动员部署大会召开,标志着成都在金融科技支持资本市场创新发展领域获得国家级试点资格。同时,本次大会上,成都市委金融办与四川证监局联合发布了《成都市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实施细则及申报指南》,并已启动试点项目征集。

  为何选择成都?

  金融科技产业“建圈强链” 成都具备先天优势

  2019年,成都成为全国首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之一。2020年,成都正式获批开展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国家试点陆续选择成都,首先是成都有良好的金融土壤。近年来,成都坚持以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为牵引,持续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快打造中国(西部)金融科技发展高地,全力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2024年一季度,成都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03万亿元、6.3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4%、12.3%。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46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118家、居中西部第一。第15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显示,成都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排名稳居全国第6位。

  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成都大力引导、推动金融科技产业“建圈强链”。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前沿科技,正在金融领域加快突破并转化为应用成果,助推成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成都在全国率先开展公共出行数字人民币支付,首创养老特色场景类硬钱包,创新研发龙泉驿数字人民币教培行业资金监管平台,结合成都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完成数字人民币首次大规模涉外应用推广。

  不仅如此,成都深刻把握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方向,围绕“建圈强链”加快构建金融科技产业生态。2023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将金融科技产业链纳入数字经济生态圈,金融科技成为全市30条重点产业链之一。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35)显示,成都金融科技专项排名全球第19位。

  证监会科技监管司副司长蒋东兴表示,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实践,将形成资本市场运用金融科技的成熟业务流程,赋能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正在到来。成都具有金融科技发展的先天优势。在成都开展试点,是逐步扩大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广度和深度的重要一步,也是助力成都打造中国西部金融科技发展高地的重要举措。

  下一步怎么干?

  加快创新探索

  为金融科技创新发展贡献经验

  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对于成都而言意味着什么?

  四川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唐理斌表示,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有助于推动辖区行业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创新试点鼓励机构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智能投顾、智能风投、投研服务等业务领域,聚焦业务发展的痛点堵点,力争通过数字化、科技化手段解决实际难题,借助科技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和增长点。据悉,成都市委金融办与四川证监局日前联合发布了《成都市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实施细则及申报指南》,并已启动试点项目征集,本次征集侧重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资本市场各类业务的科技赋能。

  “此次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国金证券首席信息官王洪涛表示,未来将以此次试点为契机,在坚守合规和安全的底线下,进一步推动公司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发展,加强AI大模型等前沿科技的探索,加快全面数字化转型,赋能业务高效增长。

  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董云帆表示,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在蓉落地,有利于引导成都证券、期货、基金及金融科技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下一步,成都将携手各方合力推进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工作,积极探索资本市场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全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为促进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发展贡献经验。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刘泰山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