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玉给学生辅导作业 受访者供图
去支教的初心是什么?
“源于感恩,想从追光者变成播光者。”西华师范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以下简称“西华师范大学研支团”)团长陈佳玉说。
出身于四川阿坝州汶川县的她,经历了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那时,国家的异地复学政策为她点亮了一盏灯,引领她走出迷茫。在政府的帮助下,她在成都市郫都区花园镇小学重拾学业。
灾后重建工作完成后,陈佳玉回到家乡复学。此时,一位来自哈佛大学的志愿者来到这片重生之地支教。“我始终对老师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陈佳玉回忆道。
陈佳玉(右一)与西华师范大学研支团其他成员的合影 受访者供图
2022年9月,西华师范大学研支团决定选派一批青年志愿者到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陈佳玉当选为西华师范大学第24届研支团团长。在陈佳玉的带领下,心怀对生命热爱、对教学追求的西华师范大学研支团青年志愿者们义无反顾踏上去大凉山的支教之路,扎根在喜德中学。
陈佳玉指导学生们做的科学实验成果 受访者供图
陈佳玉承担了高一年级8个班级的教学重任,她创新制作了物理教具以增强直观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陈老师经常鼓励我们参加各种科学竞赛和实践活动,还组织我们进行物理实验,让我们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总结规律。我们都很喜欢她。”学生马木牛笑着说道。
在支教的同时,陈佳玉一直没有忘记带孩子们去更大的世界的想法。她积极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共青团喜德县委、西华师范大学青年志愿服务协会等机构对接并达成合作,先后组织包括高考分享会、金沙云课堂、科普进彝乡、森林防灭火、科技冬令营在内的2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陈佳玉加入西华师范大学研支团后,深切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温暖与支持。政府、学校、社会公益组织纷纷伸出援手,每一项帮助都确保了西华师范大学研支团在支教过程中能够发挥最大的影响力。
“这些资源和支持就像是为我们准备的能量包,让我们能够充满活力地投入支教工作。”陈佳玉深有感触地说道。(文 杨雯涵 张渝强 王旭洋)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