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五通桥:以服务“硬实力”助力社区“微治理”
2023-11-01 14:00:15来源:人民论坛网编辑:邓超责编:马明仁

  社区是联系居民群众的“最后一米”,社区治理开展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居民群众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切身感受。近年来,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多元化社区治理路径,推动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随着探索的逐步深入,社区治理创新正在为四川的基层治理和服务带来持续、广泛、深入的变化。其中,如何让社区治理脱“虚”向“实”,是一道值得长期探索和实践的时代命题。当前,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着力以“实”为重点推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行动已初见成效。

  夯实社区阵地

  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群众愿意来的“家园”

  走进五通桥区大街小巷,红油翻腾的麻辣烫、炭火上滋滋冒油的乐山烧烤等特色小吃让全国各地的“好吃嘴”们流连忘返,这也让五通桥区成为名副其实的美食“打卡地”。与此同时,五通桥区连续两年获评四川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今年1至8月,五通桥区一大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其中,晶硅光伏产业产值达537.9亿元、同比增长42.3%,实现税收44.2亿元、同比增长22.1%,持续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

  城市有了“烟火气”,更有了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但同时也给基层社区治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居民结构多元化、需求多样化,仅靠少数‘两委’干部服务万千群众的模式早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五通桥区委基层治理办副主任蔡婷婷介绍说。

  夯实社区治理基础,阵地先行。为了将群众凝聚在镇党委、社区党委周围,五通桥区竹根镇按照“亲民化、共享化、去行政化”标准,对所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改造,打造“邻聚里服务大厅”,让群众闲时有了去处、难时有了组织。

(转载)四川乐山五通桥:以服务“硬实力”助力社区“微治理”

茶花社区“邻聚里”主题墙

  走进五通桥区竹根镇市建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整洁明亮的大厅,一排排红色标语暖人心。便民服务空间、居民议事区、书画活动区、健身区等7大功能空间有序排布,社区志愿者在此随时准备好服务他人。“之前社区一直没有好的办公场地,想组织活动都受限制,自从有了新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民活动有了阵地,无形中又拉近了社区和老百姓的距离。”五通桥区竹根镇市建会社区党委书记车卫说。

(转载)四川乐山五通桥:以服务“硬实力”助力社区“微治理”

五通桥区竹根镇市建会社区的工作人员正在便民服务空间为市民办理业务

  “我现在没事就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来看看,一是参加社区活动,二是想发挥余热,为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市建会社区居民谭永清说。

(转载)四川乐山五通桥:以服务“硬实力”助力社区“微治理”

五通桥区竹根镇市建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角

  2021年以来,竹根镇整合资金900多万元,开展党群服务中心去柜台、去隔断、去行政化的亲民化改造,提升阵地11个共4800㎡;创新推进“一社一品”建设,结合区域优势、人文历史等因素,打造盐文化黄桷井、书画市建会、空港新城玉津街等一批特色社区;坚持“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原则,合理优化布局办公、等候、休闲等功能区,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向集教育、管理、服务、展示于一体的开放式、多功能、专业化“党群服务综合体”转变,成为群众愿意来、喜欢来、经常来的“第二家园”。

  做实志愿服务

  创模式、建体系,社区服务很走心

  在五通桥区,志愿服务让社区更有温度。“我们是双职工家庭,家中老人年老体弱,两个孩子放学后的生活照料就成了我们最头疼的问题。从前年开始,我们小区里的网格员通知我们,可以在放学后把两个孩子送到社区的‘童伴之家’,孩子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做作业、玩游戏,我们可以下班后再去‘童伴之家’接孩子,所有的问题一下就迎刃而解了。”五通桥区竹根镇茶花社区居民王大哥欣慰地说。

  针对社区“双职工”家庭多、低龄学生放学后无人照看的情况,茶花社区因地制宜在社区活动室设立“童伴之家”,按照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类,组织开展“童萌亲子园”“童趣成长屋”“五点半课堂”“机器人小课堂”等趣味性强的活动,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转载)四川乐山五通桥:以服务“硬实力”助力社区“微治理”

茶花社区儿童服务站内参加活动的孩子们

  “秦国蜀太守李冰在五通桥凿出第一口盐井,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了……”在黄桷井社区川盐化厂旧址上,二十多名“红领巾”围在抗美援朝老兵任锡森老人身边,津津有味地听这位“五老”宣讲志愿者讲述五通桥“有盐有味”的历史。“五老”志愿服务队是“竹梦同行”志愿服务队里的“王牌”队伍。100多名“五老”志愿者退休不褪色,时常能在五通桥的学校教室、小区广场看到他们精神矍铄的身影,他们将“爷爷奶奶一堂课”德育宣讲活动带到千家万户。

(转载)四川乐山五通桥:以服务“硬实力”助力社区“微治理”

志愿者讲述五通桥“有盐有味”的历史

  “如何让志愿服务工作实现常态长效是我们思考和探索的关键。”竹根镇党委副书记高丽介绍说,在志愿服务体系不断探索完善提升的过程中,五通桥区创新创建了“时间银行、以志自治”志愿服务新模式,逐步构建起具有地方特色的“551”志愿服务新体系,通过“时间银行”“积分存折”“爱心超市”等志愿服务量化平台,鼓励和量化志愿服务成果和成效,提升志愿者的社会认同感,进一步激发正向的社会效应。

  截至目前,“竹梦同行”志愿服务队已完成志愿者注册人数超过3000余人,组建多支功能型志愿服务小分队,创新打造“童趣成长屋”“岷法姐姐”“乐享家园”居民议事会、“爷爷奶奶一堂课”等特色志愿服务子品牌,服务覆盖主城区10万余人,已开展理论宣讲300余场次,提供管道疏通、义诊义剪、应急安全等志愿服务1.2万余人次,社区居民参与感、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增强“造血”功能

  共建共享,标本兼治谋长远之计

  “抓基层、打基础”是竹根镇社区治理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为了让群众活动常态化长效化、服务优质化精细化,基于社区基层治理经验,我们意识到要想更好地为民服务,就需要破解社区无‘造血’功能的瓶颈”,竹根镇党委副书记高丽说。在强化资源保障上,竹根镇茶花社区坚持便民、惠民、公益为主,低偿为辅的原则,将区级划拨或租用的国有资产用于社区低偿服务项目建设,建立了爱心托管班、“社区之家”微信小程序等多个特色社区产业,增强社区“造血”功能。

  据茶花社区党委副书记刘琴介绍,社区党委依托辖区各服务行业商户资源,组建社区经济组织,自主开发“社区之家”微信小程序,探索“线上预约+后台派单+线下服务”模式,提供水电维修、管道疏通、家居清洁等七大类22项个性化、精准化、智慧化服务,破解“单一式”社区服务无法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的难题。社区经济组织成立三个多月以来,已接单800多件,服务群众1800余人次,营业收入近20万元,盈利部分60%用于反哺社区发展、活动开展,实现“业务增长”与“服务提质”共促共进的良性循环。

(转载)四川乐山五通桥:以服务“硬实力”助力社区“微治理”

为社区老人理发

  “硬环境”有模有样,“软治理”有声有色,五通桥区在四川省第二批省级城乡社区治理试点绩效考核中评价为“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赵小波表示,竹根镇坚持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通过红色引领建强服务队伍,通过活动开展凝聚邻里关系,形成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项目服务为抓手、以自我“造血”为支撑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形成了协同治理、全域善治的良性社区治理生态。(陈永斌 王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