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下午 ,成都体育学院综合馆里掌声热烈,经久不息!“冠军属于中国,冠军属于成体,这是所有成体人的骄傲”,馆内的人欢呼雀跃,欢呼的同时不忘记将喜讯用手机传递给每一个认识的人。就在几分钟前,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艺术体操项目结束了集体全能项目两轮的争夺,由肖明欣、严之庭、陈玟珊、陈佳琪、赵红玉、李雪瑞6名成都体育学院学生组成的中国大学生艺术体操队战胜本次赛事最大对手乌克兰队夺冠,将期盼了4年的成都大运会艺术体操集体全能金牌拿到手,从教练任爽、韩婕到队员全都欢呼雀跃,兴奋之情久久不能平息。
“这是属于成都的大运会金牌,也是属于成都体育学院的大运会金牌,她们可能是成都大运会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在自己学校夺冠的队伍,我为她们感到骄傲!”看着在领奖台上喜笑颜开的姑娘们,一名成都大运会艺术体操的工作人员对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如是说。
作为体育类专业院校,建校81年的成都体育学院培养出的冠军数不胜数,仅2009年以来,该校学生就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运会、亚洲锦标赛、全运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及全国体育院校比赛中总共获得金牌640余枚、银牌480余枚、铜牌450余枚。7月29日,刚刚在成都大运会上夺取首枚金牌的曹茂园就是该校2018级学生。
冠军早已司空见惯,但在学校里夺得世界大赛的冠军还是第一次,值得好好庆祝。当然,这对成都体育学院艺术体操队的姑娘们来说,更是非常值得庆祝的事情,因为这枚金灿灿的成都大运会奖牌,她们为之努力、奋斗了整整四年时间,为了能够在成都大运会上圆一个大运冠军梦,她们拼上了大学本科的整整四年。别的大学生,大学四年五彩斑斓,而她们的大学本科除了训练还是训练。“过去四年,我对她们太严厉了,但能够夺得成都大运会艺术体操集体全能金牌,我想不仅对我,就是队员来说,都是值得的。”赛后,教练任爽如是说。
时间退回到2019年,也就是成都申办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成功后的第二年。成都体育学院艺术体操队就开始为成都大运会做准备。成都体育学院艺术体操队成立于1988年,是全国高校的第一支艺术体操队,代表四川参加全国赛事。30多年来,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共计获得金银铜牌近700枚,培养国际级健将8人,成都妹子黄张嘉洋、肖明欣等都是国家队员。
“除了国家队,她们就是全国第一的队伍。”也正是因此,备战大运之初,成都体育学院艺术体操队就不是简单参加成都大运会感受完事,而是冲着成都大运会金牌去的。“金牌教练”任爽和韩婕搭档,选音乐、动作编排,一切精益求精。然后是不断练习,不断参赛,不断磨砺,青青校园的五彩斑斓基本与她们无关。
一周时间,周一到周五5天专业训练,周六全天体能训练,周日半天加练,早晨8点到训练馆,深夜才回宿舍,这是成都体育学院艺术体操队姑娘们备战成都大运会的日常。
“一天最长的训练时间大概13个小时。”任爽谈起训练有些风轻云淡,但多次采访她们的锦观新闻记者却深知这种风轻云淡对姑娘们意味着什么。“动作不到位、重来!”“节奏没对、重来!”“不要再让我挑你的漏眼了!”队伍训练的时候,任爽就像女版的“咆哮帝”,扑面而来的压迫感,连旁观的人都吓得屏神静气,生怕“惹怒”了她。更何况,4年前开始备战的时候,队伍中最小的队员只有16岁。然而,6位姑娘终究还是“挺”了过来,累了就趴在地垫上眯一会儿,伤了好一点儿就又开始练。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队伍水平不断提升。
“提高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不断更新后的提升”,任爽告诉记者:“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会对动作做细微的调整,力求在比赛时能够有更完美的展现。”
2023年4月25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艺术体操项目选拔赛,成都体育学院艺术体操队以领先第2名河北师范大学14.55分的巨大优势排名第一,连续两次获得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艺术体操项目选拔赛集体全能冠军,那时她们已经准备好在2023年的7月在成都大运会上绚烂绽放。
相信,所有流过的泪水和汗水,都会变成夏日里最绚烂的焰火。
7月28日,看着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上满天盛开的焰火,成都体育学院艺术体操队的姑娘们再次默默许下心愿。2天后,她们终于如愿以偿。“奋斗青春,放飞梦想”,青春因奋斗而精彩,梦想因奋斗而闪亮。更何况,成都大运会金牌来之不易。
7月29日下午进行的集体全能5圈的比赛,成都体育学院艺术体操队的难度分与乌克兰队相差不大,只有0.1分。比赛结束后,总分领先乌克兰0.9分,看上去有一定的优势,但也不是全然保险,仍旧需要成都体育学院的姑娘们认真对待,来不得一丝的马虎和懈怠。“就差临门一脚了,一定要保持平常心,把训练时的水平彻底展现出来”,这是教练今天比赛前告诫队员的,肖明欣她们也是这么做的,3带2球得分25.900,总分57.150,成都体育学院艺术体操队终于圆梦金牌。(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胡锐凯 余力 摄影 李冬)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