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惠民|市民体验官走进大运村点赞“心”科技
2023-07-05 21:38:4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邓超责编:何剑岭

  为提升成都大运会全民参与感、荣誉感和幸福感,营造“参与大运、支持大运、服务大运、奉献大运”的良好氛围,7月5日,“大运村科技赋能体验市民开放日”活动火热开启,青少年志愿者、大学生、媒体等“市民体验官”共同走进大运村,沉浸式感受家门口的“成都心意”与“科技狠活”。

大运惠民|市民体验官走进大运村点赞“心”科技_fororder_未标题-1

合影留念 供图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

  “科技赋能”是成都大运会的重要理念,科技元素已成特点亮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大运村已实现多样“绿色出行”“智慧生活”科技产品应用,覆盖智能翻译对讲系统、智能无人咖啡机、智能小吃机、3D摄影真人手办、降温冰背心、应急如厕需求保障空间、智能乒乓球教练系统、智慧体育AI互动空间、蘑菇车联自动驾驶巴士等9项智能服务产品,将为大运客群提供既贴心,又可知、可感、可视的科技体验。

大运惠民|市民体验官走进大运村点赞“心”科技_fororder_未标题-2

活动现场 供图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

  无碍交流在成都 83种语言在线“同传”实现沟通无边界

  体验团首站来到大运村欢迎中心,这里也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成员抵达大运村、正式开启大运村生活的第一站。

  在这里,一个个小小的“黑盒子”整齐地排列在服务台上。该产品负责人介绍,这是大运村智能翻译对讲系统,搭载了新一代的AI翻译无障碍交流体系,采用神经网络机器翻译、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语音合成以及四麦克风阵列等多项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为整个大运期间全线提供83种语言在线互译、文本转换和语音合成服务。除了在欢迎中心、注册中心可“面对面”的互译,系统还将贯穿于村内通讯网络,不论身在何方,都可实现“线对线”的无碍交流,真正实现沟通无边界。

  智慧生活在成都 处处邂逅大运村的超贴心科技服务

  在大运村科技服务工作站,体验团的目光锁定在一座“3D照相馆”。据悉,这是一项全新的黑科技,它可在3秒钟内拍摄800张全方位人物照片,再利用云端建模技术,生成人物3D数字模型并传输至全彩3D打印机,打印出高精度的人物形象手办,不仅人物的动作、表情、着装都极其逼真,就连头发丝都清晰可见。

  磨粉、过滤、注水、冲泡、拉花……告别3D影棚,科技工作站中的智能咖啡机开启了表演。2只“机械咖啡臂”灵活又稳重,短短90秒时间内,一杯自带大运会限定拉花的咖啡便制作完毕,这吸引了体验官们纷纷驻足品尝,并对其口感风味赞不绝口。

  在运动员餐厅,智能小吃机的“大厨”正有条不紊在地制作美食,不到2分钟,一晚热气腾腾的三鲜米线出炉。产品负责人介绍,这款智能小吃机集全自动接单、烹饪、出餐、叫号等功能于一体,即便24小时无人值守,也能根据消费情况分析及时补充生产,并完成自动清洗消毒及封装程序,可满足村内人员随时的用餐需求。

大运惠民|市民体验官走进大运村点赞“心”科技_fororder_未标题-3

体验现场 供图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

  绿色出行在成都 新材料让美好从“蓉”发生

  炎炎夏日,在户外工作的大运会志愿者群体将如何应对严峻的天气挑战?在科技工作站内,体验团成员们还体验到这样一件“黑科技”产品——由温江“智造”采用PCM(常用于航天领域的新型恒温材料)制成的降温冰背心。这将广泛运用于大运会志愿者群体,帮助其在“大运之夏”保持冰爽。据产品负责人介绍,降温冰背心具有存储和释放潜热调节剧烈温差的功能,是通过自身相态转换来进行吸热或放热,并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在服装周围形成温度相对恒定的微气候,实现温度调节功能,从而达到温度始终保持在18℃/23℃/28°C,相当于随身携带了一个“空调”,使用时只需要把“内芯”提前半小时放入冰箱,就可以在30多度的户外,持续提供2个小时的“清凉”。

  临时如厕不方便?大运村也有办法。村内东侧设置了一处特别的大运村应急如厕保障空间,这里布局了多个“成都智造”智慧厕所,在出众的“颜值”下,“内涵”也不逊色。空间设有气味检测仪,可根据实时环境情况实现厕位自动实时打扫,恒温净味消毒,为运动员和工作人员临时如厕需求提供洁净的应急保障体验。

  通过一上午的参观,体验团沉浸式体验大运村里各项科技服务产品,市民体验官就此进行感触分享并在线上发起点赞。

  在分享环节,市民张华感叹,作为地地道道的成都人,很荣幸能作为市民参与进来,参观体验完后感到很骄傲,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这次旅行的最大收获,那一定是“科技为人”,无论是参赛运动员、随行工作人员,还是媒体嘉宾、志愿者,皆能享受在吃与行中科技赋能带来的福祉。(文 李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