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成都市商务局召开“三个十”和“新十二月市”媒体通气会。目前,成都市印发实施《成都市推动消费提振升级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消费行动方案》)、《成都“新十二月市”促消费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新十二月市》),作为指引成都市扩内需促消费、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工作的框架指南。
据悉,《消费行动方案》结合成都比较优势和未来产业发展大势,提出“打造十大特色消费场景、培育十大新型消费平台、推进十大领域消费创新”,不断增强新消费创生环境,推动消费数字化绿色转型,创新消费友好型制度供给。
在“打造十大特色消费场景”方面,《消费行动方案》推进国际潮购、川酿佳肴、余音绕蓉、今夜无眠、熊猫家园、天府文化、和美乡村、会展博览、运动赛事和天府绿道十大消费场景建设,力求打造彰显天府文化特色和公园城市特质、体现“成都味、国际范”的线下消费场景,吸引国内外游客“必来成都消费”。
在“培育十大新型消费平台”方面,《消费行动方案》聚焦线上购物、生活服务、社交娱乐、反向定制、消费金融、供应链协同、算力交易、智能网联、国际消费、国际传播十个细分领域,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引领产业链价值链的平台型企业,推动平台消费综合竞争力进入先进城市行列。
在“推进十大领域消费创新”方面,《消费行动方案》围绕优环境、强服务,重点聚焦培育消费品牌、激励绿色消费、创新数字消费、创新金融赋能、拓展进口消费、优化跨境消费、培育市场主体、包容审慎监管、强化区域合作等方面,推出十大消费创新举措;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监管的精度赋能创新的深度、激发消费的热度,培育创新持续涌现的肥沃土壤,营建创新型城市不断成长的产业生态,形成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协同创新的生动局面。
此外,《新十二月市》将传承弘扬成都千年商业文明和“十二月市”历史文化底蕴,以“月月种草”方式提振消费,焕新开展新春贺岁季、万家灯火季、花重锦官季、国际医美季、“三新”生活季、音乐啤酒季、“双圈”消费季、户外运动季、乡村丰收季、美食旅游季、文青达人季、冰雪消费季,积极培育首店经济、小店经济、夜间经济、周末经济消费场景,创造“月月有主题”的生活美学和“周周有活动”的消费热度,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丰富“三城三都”时代表达,持续激发城市消费活力。
围绕实施《消费行动方案》和《新十二月市》,成都2023年将针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精准发力。
在十大特色消费场景打造上,实施“一场景一示范”,持续开展特色消费场景评选发布,并结合大运会的举办,重点对“时尚潮购、青年潮玩、夜间消费、市井生活、小商品游购、历史文脉、户外运动、熊猫野趣、美食之都、云端服务”等消费场景进行营造提升,塑造一批具有全球美誉度的消费新场景。
在“新十二月市”活动方面,5月19日晚启动“520”成都生活节,以“喜迎大运·成都有礼”为主题,开展“520”车游四方·新能源潮、“520”全城热爱·礼遇潮、“520”喜迎大运·跃动潮、“520”熊猫联萌·体验潮、“520”达人好物·云购潮、“520”这厢有礼·圈粉潮六大版块百余场促销活动;5月20日-7月20日期间,将重磅推出规模为1亿元的2023年“蜀里安逸·车游四方”成都汽车消费奖励活动,消费者在成都参与活动的汽车销售企业购买新能源家用乘用新车,每人可获得8000元的汽车消费奖励,名额有限、先到先得;2023年6月至8月,还将组织开展音乐啤酒季、双圈消费季、户外运动季等迎大运促消费活动,营造浓厚的营城惠民氛围,引领消费新潮流和新风尚,进一步激发城市消费活力和数字经济动能。
此外,成都市各相关市级部门、各区(市)县将结合本行业、本地区特点,制定规划、出台支持政策,策划推出一批特色鲜明、具有影响力的消费场景、消费平台、消费创新举措;策划开展以“新十二月市”为主线,涵盖“购物”“文旅”“美食”“赛事”“展览”等领域的促消费活动,贯穿全年,形成波浪式消费热潮。
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将把“打造十大特色消费场景、培育十大新型消费平台、推进十大领域消费创新”、创新开展“新十二月市”活动作为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抓手,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每年推出“十大示范消费场景”“十大新型消费平台”“十大消费创新案例”,加大正向激励和要素保障,加快建设蕴含天府文化特色、彰显公园城市特质、引领国际时尚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更好服务新发展格局。(文 李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