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四川报道(廖宇):近日,甘孜州公路管理局理塘分局达登拉山养护管理站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的称号。这个集体用汗水挥洒人生,用青春书写华章,在“道班”工人的岗位上不忘初心、风雨兼程,无愧于使命,被当地群众誉为雪域高原的“铺路石”和“理亚天路的活雷锋”。近日,国际在线四川频道一行人从成都出发,前往丁真的家乡——甘孜州理塘县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
位于达登拉山的公路 摄影 李永杰
达登拉山的公路养护人 摄影 李永杰
川西的高原特征和气候多变让队伍在出发的第一天就感受深刻。团队早上9点左右从平均海拔500米左右的成都主城区出发,一路西行,海拔陆续盘升,翻过多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大山(折多山、高尔寺山、剪子山等)后抵达“天空之城”理塘县。进入甘孜境内,穿过甘孜首府康定市后,一会晴空万里、一会鹅毛大雪、一会下起雪弹、一会下起小雨,可谓一天一轮春夏秋冬,气候多变可见一斑。离开理塘县城,向达登拉山方向再行进40多公里,就来到位于山顶区域的达登拉山养护管理站。
清理涵洞淤泥 供图 甘孜州公路局
石华吉在涵洞内打冰 摄影 李永杰
达登拉山养护管理站共有职工8名,承担着省道G227线理亚路约28公里的道路养护任务。养护管理站驻地海拔4400多米,管养路段最低海拔3700多米,最高海拔4696米。这里气候恶劣,氧气稀薄,每年冰冻期长达9个月,7、8月份下大雪、冰雹是常有的事;刺骨的寒风终年不断;气候变幻无常,一会儿烈日炎炎,晒得人皮肤红肿蜕皮,一会儿又雨雪交加,寒风呼啸,生产生活环境异常艰苦。
雪地除雪打冰 供图 甘孜州公路局
清理公路旁的沟渠 摄影 李永杰
养护工人清运道路垃圾 摄影 李永杰
面对恶劣的环境,全站养路人员立足本职工作,扎根高原,以站为家、以路为业,精心养护公路,热情为过往车辆、人员提供无私的救助和服务,以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作风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以甘当“铺路石”的主人翁精神,无怨无悔传承弘扬“两路”精神,默默地践行着平凡路工神圣的职责。
为保障交通“生命线”的畅通,这支养路队的队员普遍已在平均海拔4300多米的达登拉山上默默奉献了超过十几个春秋。清理边沟、清运垃圾、清扫路面、填补坑凼、抛洒防滑砂、打冰除雪是他们常年不断重复的工作。旅游旺季的时候,他们一天要清理10多袋垃圾,工作量巨大。特别是冬季,大雪会席卷达登拉山,经常会出现因路面冰雪覆盖、积雪过厚导致过往车辆受阻的情况。只要出现这种情况,不论白天黑夜,养路队员都会第一时间赶往阻车地段,主动把受阻司旅人员转移到安全地段,然后在凛冽的寒风中投入到抛洒防滑砂、融雪剂的应急抢险保通工作中。2017年3月,甘孜州连降大雪,达登拉山积雪深达近30厘米。队员在达登拉山上冒着刺骨的雪风连续奋战近10天,连续吃了近10天的快餐面。冰天雪地里,大家更是热情服务,免费为受困人员煮饭做菜下面条,主动把被褥让给最需要的受困人员。他们的系列作为受到沿路车辆司机的好评。
养路工人清理沟渠 摄影 李永杰
打扫公路 供图 甘孜州公路局
达登拉山养护管理站站长李红表示:“我们能获得全国性的荣誉,感到十分的荣幸,感谢各级工会对一线工人的关心关爱。我们将积极践行‘两路精神’、劳模精神,更加热爱、努力工作,确保道路畅通、道路美丽。”“以前不了解这份工作,加入后觉得这是一份光荣的事业,有了我们的工作,道路通畅了、过往车辆通行安全了。我会把‘两路精神’持续地传递下去,虽然目前我是队伍里最年轻的,我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2018年就到达登拉山养护管理站、毕业于德阳司法警官职业技术学院30岁的石华吉说。
甘孜州公路局工会为一线工人送温暖慰问 供图 甘孜州公路局工会
养护工人在工会捐赠的蔬菜棚中浇水、除草 摄影 李永杰
工会作为工人的“娘家人”,让养路工人们也切实地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为确保养路工人的身体健康,理塘县公路分局工会专门为达登拉山养护管理站的工人安装了健身器材;为确保工人们生活方便,为工人们购买冰箱、洗衣机、热水器;为确保工人有蔬菜吃,出资为工人们搭建蔬菜大棚;通过“金秋助学”计划,减轻工人子女入学的资金压力。
组织养路工人学习各种知识 摄影 李永杰
实际上,这只是甘孜州公路建设服务中心工会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甘孜州公路建设服务中心工会结合雪域高原国省干线普通公路养护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着力下沉一线,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坚持开展工会品牌慰问,持续开展“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困难职工大病救助等系列活动;结合涉藏地区公路养护行业实际,大力传承弘扬“两路”精神、雷锋精神、长征精神。
截至目前,在甘孜州全境,公路一线养护工868人管养着全州国省干线公路4346公里(包括国道317、国道318等公路)。他们在雪域高原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默默地坚守,见证了甘孜州公路由土路到宽敞油路的变化,也见证了养路手段从纯人工操作到机械化操作的现代化养护手段的应用,见证了来往甘孜州的客商、游客的故事,也正在见证川藏铁路的修建和甘孜道路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他们为甘孜州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开放式发展畅通了公路交通的大通道。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