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logical Conservation在线发表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熊猫研究团队关于“大熊猫个体识别”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3-04-19 11:28:3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邓超责编:何剑岭

  大多数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生态学的研究都要求研究对象是可以个体识别的。个体识别不仅是无偏数据收集的必要基础(如个体行为数据记录),也是记录所关注变量在个体间变化(如社会关系、特殊行为等)的关键,但是,利用外观的明显变化进行个体识别方法通常不适用于种群规模较大的物种(如蜘蛛、猴类)或特征上没有明显差异的物种(如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因为个体过多意味着要记录的个体特征的数量增加,没有明显特征的动物意味着只有细微的特征变化,很容易出现对个体的错误识别。由于没有合适的方法来识别和监测大熊猫的目标个体,目前缺乏对大熊猫长期的野外跟踪和监测数据,很有必要开发一种用于目标个体识别的合适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大熊猫个体识别的技术问题,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晋东研究员的研究团队,与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的郑伯川教授团队合作,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对来自25个圈养大熊猫的65000张面部照片进行学习、训练、调试,成功建立了大熊猫面部识别网络,平均识别率达95%。该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大熊猫个体监测和大数据分析效率,可应用于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个体识别、生活史和社会机制等研究中,能促进野生动物保护相关工作的开展。

  该研究成果以“Identification of animal individuals using deep learning: a case study of giant panda”为题近期在线发表在Elsevier出版集团旗下的国际权威保护生物学期刊Biological Conservation(2020年最新中科院JCR分区1区,Top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4.451)。该学院2018级研究生侯金为论文第一作者,张晋东研究员和郑伯川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1517, 31572293)、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XNYB17-2)、四川省科技厅支撑项目(2019YFG0299)、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基金(CXTD2018-9)、西华师范大学博士启动项目(17E073, 17E074)和西华师范大学英才基金项目(YC358)的资助。(文 张晋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