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2月12日电(记者薛晨)“慢火车变样了。”11日,四川凉山州民族中学高二学生罗洪伍呷从喜德站一上车,就发现自己乘坐的5633次慢火车有了新变化。
这趟慢火车,罗洪伍呷已乘坐了5年。当她被列车长王明剑带到3号车厢时,看到了两组书柜和两张整洁的书桌。罗洪伍呷把行李箱放置妥当后,将课本放在课桌上,开始聚精会神地学习起来。
学生在慢火车上的“学习车厢”学习。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为进一步提升成昆铁路公益性慢火车的服务品质,特别是适应途经的大凉山腹地沿线群众赶集、上学等多元化出行需求,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于春节前夕对成昆铁路5633/5634次公益性慢火车进行了改造升级,并推出“彝乡情”服务品牌。此次改造升级重点是提升车容环境,融入彝族文化元素,打造“学习车厢”“健康驿站车厢”“流动集市车厢”“慢车牧歌车厢”等多功能车厢。
乘客将携带的农副产品、农机设备等物品放置在车厢内大件行李存放处。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列车到达冕宁站时,阿子日杰和母亲各背着一筐活鸡登上了慢火车,他们要去西昌贩卖这些从乡亲们那里收来的鸡。阿子日杰把两个背篓放置在了“大件行李存放处”,背篓里约七八只鸡探着脑袋四处张望。
考虑到老成昆线沿线群众时常会携带家禽家畜乘车,这趟慢火车专门腾出更多空间供乘客放置大件行李,并将14号车厢改造成了家禽家畜“专车”。
乘客和列车员将家畜存放在“慢车牧歌车厢”。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列车快行驶到西昌站时,坐在“流动集市车厢”里的曲木阿依心满意足地数着手中的钞票,她一大早采摘的新鲜香椿和折耳根还没到站就已经卖完了。为了方便沿线群众在慢火车上自由售卖商品,铁路部门特地将这趟列车的13号车厢改造成了“流动集市车厢”。“有了这个车厢,不用再去每个车厢走来走去吆喝贩卖了,确实方便。”曲木阿依说。
这是列车上的“流动集市车厢”。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2022年底,新成昆铁路全线开通运行。时速160公里的“复兴号”驰骋在大凉山的土地上,与时速40公里的慢火车“一快一慢”梦幻“交响”,共同助力大凉山地区乡村振兴,承载着沿途百姓的幸福与期望奔向远方。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