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成都市青白江区2023年一季度“三个做优做强”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暨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成都国际铁路港举行,一大批重大项目按下启动键,青白江区卯足干劲,以昂扬奋进的姿态全面吹响2023年新一轮项目建设的冲锋号角。
据了解,本次开工的重大项目共48个,总投资244.1亿元。其中,重大产业化项目16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21个、大公建配套项目10个、房地产项目1个。
开工仪式现场 供图 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宣传部
聚焦六大重点产业 持续推进产业建圈强链
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当前,成都青白江区正围绕新能源商用车、绿色建材、国际贸易物流、开放农业、消费类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加工、绿色低碳产业六大产业推动产业建圈强链行动走深走实。
本次开工的16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均与建圈强链行动紧密相关,对进一步提升青白江区产业层次具有重要意义。开工仪式举办地国际贸易产业园是成都国际陆港核心功能的支撑性项目。该项目聚焦国际货代及中介服务、供应链金融、平台经济(电子商务)、信息集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将打造国际供应链企业集聚平台和国际贸易专业服务平台。
国际贸易产业园项目总投资48亿元,总占地面积307亩,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总投资28亿元,占地177亩,建设43万平米组群式楼宇,已于2022年下半年建成投用。项目二期占地约130亩,总投资20亿元,建成后,将有效推动一批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契合国际陆港核心功能的企业主体落地运行,做大做强国际贸易物流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开工的产业化项目中,成都欧洲产业城相关项目占据一半,大多是新型材料产业细分领域的佼佼者。
其中,苏州清蓝新型复合材料液体绷带项目由苏州清蓝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公司是一家研发中药提取物产品并实施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高科技企业,主要从事液体绷带等高端医用敷料产品及创伤治疗等方向的中药配方产品的生产制造。项目将建设研发中心、新型复合材料液体绷带生产线,打造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成后,将推动青白江区建设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中试产业基地。
为推动项目“规划图”加快变为“施工图”“实景图”,针对每一个重大产业化项目,成都青白江都指定项目专员帮办、代办各项前期手续,以最快的速度办结项目备案、用地预审、不动产登记等手续,确保项目顺利开工。成都市青白江区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相关部门和三大园区将持续跟进项目建设,强化要素保障,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更有温度、更加贴心的服务,促进项目早日建成投产。
聚焦城市有机更新 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本次开工仪式上,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建配套项目在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同时,也送出更多的民生获得感。
近年来,成都青白江区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优化学校布局和办学条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本次开工仪式共有青白江区托育托管中心、青白江区华逸实验小学等7个教育类公建配套项目。这些项目建成投用后,将有利于青白江区更好地构建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其中,鸿鹄高中教育集团西南总部及鸿鹄教育基地投资10亿元,将建青白江鸿鹄高级中学及出国培训中心等,建成后将负责整合整个集团在西南地区投资、运营、结算等方面业务。该教育集团办学理念紧盯时代前沿,办学模式瞄准教育改革,教育基地的落成,必将强力助推全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青白江区华逸实验小学为新建小学,占地22.6亩,设计办学规模24个班,将新增学位1080个,进一步缓解主城区的学位供给压力,使全区教育发展再次提档加速。
此外,青白江区还启动2023年老旧小区(第一批)改造项目,涉及大弯街道、弥牟镇、城厢镇、清泉镇等地11个小区。总改造建筑面积约11.93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196余户。
对主城区的主、次干路、支路以及重点镇街的道路实施智慧多杆合一的升级改造。实施大同街道界牌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全面进行水渠、农田、环境整治;在主城区建设两个邻里中心项目,配套菜市场、养老中心、文化站等功能,全面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一个个暖心的民生项目,将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
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要争先。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成都青白江区正面临“八大历史机遇”,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总牵引,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雷厉风行、真抓实干、创先争优,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该区也将以此次重大项目开工为契机,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推进服务体系,高质量抓项目、抓高质量项目,全力攻坚“六个一批”,推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奋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成都北部中心提供坚强保障。(文 尹娱)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