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探索“数字管理”新模式 着力提升城市管理运行的“智”与“质”
2022-12-30 18:01:0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唐浩博责编:何剑岭

  近年来,资阳市围绕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目标,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核心,全面加强网络强基、大数据示范应用、信息化惠民、智慧政务等领域建设,持续完善城市运行智治体系,城市治理智慧化和精细化水平大幅提升,城市感知更透彻、城市管理更精准、城市运行更智慧。资阳成为全省首个实现市县乡村四级电子政务外网全覆盖的地级市。

  夯实数字基底 全速构建智治体系

  升级“一张网”,实现数据监管。资阳按照“被动应付”向“主动监管”转变的思路,优化升级政务云网,建设政务云网安全运营中心,建立全天候的信息安全监控运营机制,从感知、分析、决策、响应四个维度对网络安全处置进行提档升级,为全市60个部门、221个业务系统上云运行提供等保三级安全服务;完成电子政务外网平台IPv6升级改造,优化骨干网络架构和平台环境,提高平台安全保障能力,已预警暴力破解、恶意域名访问等安全事件2.5万余起。

  形成“一片云”,实现数据集聚。资阳按照“数据汇集、资源共享”的理念,加快政务信息资源平台建设,做好数据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标准,保障数据质量,以实现数据供需一本账,提升数据管理和应用能力。截至目前,资阳已接入35个市级部门及各县(区)、高新区、临空经济区政务数据,汇集环保、交通等12个领域近200余条(类)资源,申请国家部委数据接口114个。

  搭建“一平台”,实现数据应用。资阳按照“体系整合、集成应用”的原则,归集37个市级部门127个数据系统,完成乡村振兴、民政服务等10个重大专题数据分析和交通出行、防汛指挥、美丽雁城等43个智慧场景应用建设,构建形成集城市治理、应急管理、政务服务为一体的智能城市治理运行平台。该平台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智慧城市展“2022中国领军智慧城市”奖项。

  聚焦数字服务 全面普惠社会民生

  推行“四减四办”。资阳按照“政务服务事项先行”的思路,坚持“四减四办”工作路径,通过“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减时限”,持续提升政务服务品质,市级层面仅保留46项证明事项,75项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同时,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通过精简材料、告知承诺、容缺后补等措施,为中国牙谷企业提供“绿色通道”,实现重点企业“零成本2小时办结”。

  推行“一网通办”。资阳围绕“努力让老百姓办事像网上购物一样方便”的目标,以数据赋能政务服务,将政务数据归集到自上而下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创建“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阶段办理、材料网上流转、窗口统一出件”的审批模式,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效率。截至目前,全市55857项非涉密类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办理,57项事项实现“智能审批”,全程网办率97.10%,时限缩短比例92.13%。

  推行“掌上快办”。立足于服务资阳市民,资阳以市民为中心开发一站式“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资阳市民云”APP,将群众高频办理的医院挂号、婚姻预约等32项服务以及公安、社保、公积金等部门80大项239小项服务接入平台,并高质量建成公积金、医疗服务、图书馆等5个主题服务以及“老年服务专区”“社保卡服务专区”等20个特色专区,真正实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截至目前,注册用户超45万人,服务群众超2500万人次。

  强化数字引擎 全力推进社会治理

  完善理政平台。资阳统筹布局完善网络理政“资阳模式”,全面推进网络理政建设,创新拓展受理渠道,在全省率先依托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建成集门户网站、书记市长信箱、网络留言平台、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于一体的全市网络理政平台,形成交办统一、覆盖全面、服务高效的线上诉求“总客服”。2022年9月,被全国政务热线发展联盟评为“服务企业优秀单位”。

  护航民生发展。资阳与国网资阳公司深度合作,建成全省首家“市级企业数据+政府数据”深度开发项目——能源大数据中心,全过程监测全市7万余低保户、五保户等特困人员和100余家养老院用电情况,及时预警并出动“红细胞”志愿服务330余人次;有效分析流经市域70余座污水处理厂治污电力数据情况,监测水域300余公里,发布监测预警3次。

  做优智慧监管。资阳以赋能“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科创”多元场景为核心,推进资阳市视频资源迁移融合,集成公安“天网”、政法“雪亮”工程、智慧城管等各种视频数据,综合运用3D可视化等技术,构建三维数字化城市底座平台(CIM),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截至目前,资阳整合各类社会视频监控共30000余路,布局视频AI能力算法1000余种,数字化监管能力显著提升。(文 张琬沁)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