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儿童友好型社区,是城市散发的关怀与温暖。城市中的“老旧院落”社区应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兴蓉社区对此进行深入调研与尝试,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兴蓉特色”的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模式。
15分钟儿童友好生活圈 供图 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办
近期,兴蓉社区荣获“2022年成都市儿童友好优秀社区”称号。该社区通过以儿童参与作为切入点,把“软服务”和“硬环境”的建设一起抓,以“小手拉大手”的建设方式,成功撬动儿童和家庭共同参与社区发展治理,最终得到成都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评审组的一致认可。
找准社区优势 全方位多维度落地实施
兴蓉社区建于2002年,是较早的农迁小区,属于典型的“老旧院落”社区。社区内有院落46个,人口数量为12314人,其中18岁以下儿童1008人,占比相当大。而社区维信广场——维信街——南一二三巷——佳丽花园一线,居住着超过社区三分之一的人口,广场周边有幼儿园、小学及24个院落,聚集着社区近2/3的儿童,人口密度相当大,周边小巷密布,人流、车流量大,道路狭窄,交通意外时有发生。
针对这一情况,社区结合自身优势,把“构建儿童交通安全友好型社区”作为建设目标,利用现有的儿童友好服务资源,以儿童交通安全为切入点,通过儿童参与规划、社区资源整合、服务内容创新及改造软硬件等方式,实施志愿服务制度建设与软件优化、儿童交通安全硬件改造、多元服务倡导;以交通规划、儿童友好与社区建设为维度,把安全性、舒适性和儿童视角作为标准,贯穿儿童友好建设的六个维度;依托社区治理整合资源,从空间、制度、服务到文化全方位多角度打造儿童友好型社区。
兴蓉社区儿童交通友好广场 供图 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办
聚焦核心理念 重宣导善培养形成模式
从规划到打造,兴蓉社区一直秉持“政策为引,理念先行”,即聚焦儿童交通安全,制定《兴蓉社区儿童交通友好社区公约》,明确“先试点、再扩面、成示范”实践路径,向社区儿童、居民及各类组织宣导公约的理念和内容。
兴蓉社区通过聚力增能,培养儿童交通友好社区领袖、开展儿童交通友好社区宣导活动、建立“15分钟儿童友好生活圈”,构建“1+2+N”的儿童友好设施网络布局、提升一线儿童工作者能力素养和行为准则、培育交通安全志愿服务队伍、形成可持续化公益服务经验模式等方式,让服务更专业,模式可推广。而儿童议事会的协商议事,把“1米高度看问题”诠释得更加完美。
重视氛围营造 强硬件提软件共同发力
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离不开氛围营造,兴蓉社区120平方米的儿童空间打造,满足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需求;而“维信广场——维信街——南一二三巷——佳丽花园”一线的儿童交通安全阵地,更是从硬件上营造了儿童交通安全友好的氛围。同时,社区也利用儿童及家庭对教育、健康、文化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需求,积极营造宜居、宜学、宜乐的良好环境。
而今的兴蓉社区,富有童真的斑马线、交通安全元素的儿童玩耍空间和知识宣导以及常规性的学校放学时间段交通疏导活动等,处处体现着儿童安全友好氛围。(文 廖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