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古蔺:产业兴安居乐人才足 解锁群众幸福密码
2022-11-29 18:30:57来源:中国新闻网编辑:唐浩博责编:何剑岭

  连日来,在泸州市古蔺县东新镇猕猴桃脱贫产业园区,藤架上挂满了个头饱满的果子;山坡上,一辆“小火车”载着几百斤猕猴桃欢快地跑着。“有了‘小火车’帮忙,运输东西省时又省力,真好。”看着密密麻麻的猕猴桃,园区务工人员李海林笑逐颜开。

  李海林口中的“小火车”,是今年东新镇山地果园机械化建设项目安装的单轨运输机,有了这个好帮手,农户们告别了“肩挑背磨”的传统运输方式,5公里的山地果园运输轨道可以辐射带动800亩,让深山鲜果加速度驶出大山。

  产业兴、安居乐、人才足……古蔺县正在解锁一个个群众幸福密码。

  后劲十足大山深处遍地“兴业”

  近年来,古蔺县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确保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乡村要振兴,产业需先行。古蔺县立足自身特色找到新定位、瞄准新方向,从“革命红”“酱酒金”“生态绿”入手,大力发展“三色经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今年重阳节,投资3亿元、占地30亩的二郎镇盘龙湾生态酿酒区正式亮相。至此,郎酒五大生态酿酒区在6万吨高端酱酒产能的托举下,酱酒产能、储能、势能已然站到了行业前列。飞速发展的酱酒产业,今年已拉动全县高粱产业产值近4亿元,带动4.5万农户户均增收5000元。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和“魂”。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古蔺县正加快建设以四渡赤水为重点的红色文化传承带,让太平古镇又一次成为各地游客的热门打卡地。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国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80万人次,古蔺县成功上榜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生态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凭借千鸟湖等优势自然资源,11月13日,观文镇成功举办了环湖半程马拉松活动,吸引了重庆、成都等地的跑马爱好者前来参加,相约美丽的千鸟湖。

  古蔺县按照“做足特色、彰显优势”总体要求,围绕地域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加快建设“三大特色发展带”,让“冷资源”不断转化为“热经济”,一个个发展新动能不断涌现,为古蔺县高质量建成“两个百强县”铆足了后劲。

  民心齐向让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如今,走进古蔺县金兰街道王堂村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一幅幅闲适安逸的生活场景映入眼帘。

  “要让搬迁群众‘稳得住’,安居乐业是首要任务。”古蔺县就业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全县在各聚居点采取兴建扶贫产业园、开设扶贫车间、提供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分类破解就业难题。

  王堂村集中实施了古蔺县交通车管服务中心、机动车考试中心和汽车检测办证中心三个项目,全面建成后,大批人员的涌入将迅速带动当地饮食、住宿等各类服务业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增加大批就业岗位……王堂村聚居点只是古蔺县27个大中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中的一个。如今,古蔺县已形成“百花齐放”的就业格局,带动全县2.4万名搬迁群众增收致富。

  为了持续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全县锁定监测对象732户2938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通过实施产业、就业、住房安全保障等措施,“一户一策”落实帮扶,确保全县无一户一人返贫致贫,2021年脱贫人口收入下降专题调研经验在全省推广。今年4月,全县提前完成111户掉边掉角农户的搬迁任务,被评为全省典型案例。

  动力集聚畅通人才绿色通道

  近日,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泸州四渡赤水分院古蔺教学点建成投用。目前,该教学点已举办培训14期,培训977人次。

  课堂氛围浓,现场干劲足。当下,古蔺县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越来越多的乡土人才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走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古蔺县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在乡村振兴战场畅通引才“绿通道”,搭建育才“练兵场”,引进乡村规划师及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150余人,持续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农技员等800余人深入乡村振兴一线,招引3000余名乡村技能型人才返乡创业就业,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曹雪)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