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向社会发布建州70周年五大主要成就
2022-10-25 18:25:2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邓超责编:何剑岭

  10月25日,凉山州举行建州70周年庆祝活动新闻发布会。凉山州委副书记范继跃向30余家中央和省市(州)级媒体介绍凉山建州70年来的五大主要成就。

  凉山彝族自治区于1952年成立,1955年改称为凉山彝族自治州,1978年与原西昌专区合并成立新的凉山彝族自治州。70年来,凉山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中艰难起步、曲折探索,团结奋斗迎来千年之变,实现从奴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2021年,凉山州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901亿元、172亿元和37452元、16808元,比建州之初分别增长4320倍、3865倍、120倍、800倍。凉山建州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和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历届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承关爱而奋起、化感恩为力量,用实干绘就了一幅从封闭到开放、从落后到进步、从贫穷到小康的壮美画卷,走出了一条具有凉山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70年来,凉山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1952年,凉山全州的经济总量为4400万元,到2021年全州经济总量达1901.2亿元,是1952年的4310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5元上升到近4万元,是1952年的1563倍;农业总产值从1952年的2.9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742.56亿元,粮食产量实现十九连增,“中国凉山·安宁河现代农业硅谷”“天府第二粮仓”加速建设;工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2190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544.2亿元,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基本形成以清洁能源、战略资源、装备制造和药品食品产业为支撑的工业体系;第三产业连续6年每年新上一个百亿级台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三次产业结构由1952年的91.9:7.0:1.1调整到2021年的22.7:34.2:43.1,实现由“一二三”到“三二一”的升级。

  70年来,凉山城乡面貌实现历史性的变化。凉山城镇建设从零起步,历经70年发展,城镇框架布局、内在功能、外在形象全面改变。2021年,全州城镇建成区面积达13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999年的11.8%提高到2021年的38.7%,城镇人口达188.4万人,西昌跻身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正在加快建设国际阳光生态田园历史文化名城。安宁河谷“点—轴”城镇发展格局凸显,西昌德昌冕宁喜德同城化、会理会东宁南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初步形成以西昌为中心、其余16个县(市)为骨干、183个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特别是通过脱贫攻坚,35.32万贫困群众告别穷山僻壤,100万余人住上安全住房,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大幅提升,悬崖村、三河村等一批曾经作为贫穷代名词的村庄,变为新晋“网红”打卡地,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在广袤凉山逐步变为现实。

  70年来,凉山基础设施实现历史性突破。经过70年不懈努力,凉山交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1961年实现县县通公路,1970年成昆铁路建成通车,1975年西昌青山机场通航。全州公路总里程达2.9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和在建总里程达1300公里,“十四五”将实现“县县通高速”;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全线贯通,宜西攀高铁纳入国家铁路网发展规划;“川航西昌运行基地”落成,西昌青山机场与国内30多个大中城市通航,旅客年吞吐量突破150万人次;水运通航总里程达860公里,千里凉山“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形成。供水供电通信设施不断完善,全州共建成7个大中型水库、275个小型水库,总库容11.28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322万亩。农村电网已覆盖99.5%以上的农村人口,5G网络覆盖17县(市)主城区,4G网络实现全覆盖,即使在最偏远的乡村,群众也能看上电视、接打手机、用上互联网。

  70年来,凉山人民生活实现历史性提升。70年来,凉山州各族人民付出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从解决温饱、摆脱贫困,到实现全面小康,正在向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7452元和16808元,是建州之初的120倍、800倍;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短板加快补齐,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部通过国家评估认定,“9+3”免费教育计划深入实施,乡乡有标准中心校、村村有学前教育设施;覆盖城乡、门类齐全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民参保计划全面实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5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西昌国际马拉松赛、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等活动异彩纷呈,话剧《奴隶之歌》、民族歌剧《彝红》等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移风易俗条例》颁布实施,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文明新风日益浓厚。

  70年来,凉山开放合作实现全方位拓展。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凉山坚定不移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大力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空间,用活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展动力活力明显增强。到2021年,凉山落户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37家,登记在册的各类市场主体突破25.6万户、其中企业达4.8万户,全州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90亿元、占GDP的46.8%;举办彝族传统火把节、魅力中国城西昌文化旅游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合作关系,开展烟叶、花卉、油橄榄等国际产业合作和人文交流。近三年来,全州共签约投资合作项目1058个、签约金额7463.32亿元,累计到位州外资金5063.47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4%以上。

  据介绍,站在建州7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凉山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推动凉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一核一谷三带”区域发展新格局;统筹做好资源能源、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三篇大文章”;着力打造四川南向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川渝滇双向开放枢纽“双枢纽”,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天府第二粮仓,加快建成全国现代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树立民族地区促进共同富裕新标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典范,奋力谱写凉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篇章。(文 金夕雅)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