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荣县:农技人刘瑞强获四川省首届“稻香杯”丰收奖先进个人
2022-09-29 15:22:4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唐浩博责编:何剑岭

  “一、二、三……一共27根有效稻穗,每穗有120颗左右谷子,一亩田再生稻产量300公斤以上。”9月28日,在自贡市荣县新桥镇赶场冲村一组再生稻田里,一个头上添了白发的男子蹲在田边聚精会神地数着稻穗,然后又记录在笔记本上。他叫刘瑞强,中共党员,55岁,是荣县新桥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8天前,在四川省首届“稻香杯”丰收奖颁奖仪式上,他登上领奖台接过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他的那份厚重荣誉——四川省农业丰收奖先进个人。

自贡市荣县:刘瑞强获四川省首届“稻香杯”丰收奖先进个人_fororder_1刘瑞强获奖现场

刘瑞强获奖现场

  为党工作 为人民种粮

  “现在就是要注意防虫,如果下大雨,要注意排水……”在一片结满豆角的大豆地里,刘瑞强向村民们反复讲解后期管理要点。

  刘瑞强的尽职,在于他那份不变的初心。他常说,“为党工作,为父老乡亲种粮”这是工作方向,工作有了方向才会义无反顾,工作有了目标才会追求卓越。

  34年的农技生涯,刘瑞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把党和政府的农业政策融汇在日复一日的农技工作中,用无声的行动践行着农技人入党时那铿锵的誓言。

自贡市荣县:刘瑞强获四川省首届“稻香杯”丰收奖先进个人_fororder_2刘瑞强(左)指导村民种植水稻

刘瑞强(左)指导村民种植水稻

  把希望播在田野 把热血洒在田间

  5年前的深秋时节,一个让刘瑞强振奋的数据从再生稻田里传来:“经过现场测产,最高亩产345.7公斤,创造了全省次适宜地区再生稻生产最高纪录。”这份喜报,便是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专家在田间发布的。这份沉甸甸的“意外收获”背后凝结了刘瑞强诸多心血,从春播、春管、施肥、留桩等一连贯的技术把关,刘瑞强亲力亲为。这个丰收的喜报不仅属于那一块试验田,而且辐射了周边近100亩核心示范片区,更带动全镇1万多亩再生稻的丰收。

  藏粮于技,刘瑞强是个实干的践行者。近年来,刘瑞强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对比验证,很好地推广了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了旱育秧育苗技术、抛秧栽培技术,在新桥片区的6个乡镇推广面积达10万亩以上,确保头季水稻及再生稻两季亩产1800斤以上,为农户亩均增收500元以上,累计为农户增收1000万元以上。

自贡市荣县:刘瑞强获四川省首届“稻香杯”丰收奖先进个人_fororder_3刘瑞强(右)指导村民-种植大豆

刘瑞强(右)指导村民种植大豆

  刘瑞强因地制宜,积极推广高粱高产栽培技术,通过试验示范,近3年累计推广20000余亩,亩收入达到1600元以上,比玉米每亩多收入400元以上,累计为农户增收800万元以上,实现“田里填肚子、土里找票子”的理念,既增加了粮食产量,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藏粮于地,刘瑞强是个不折不扣的执行者。土地非粮化,怎样找好结合点?刘瑞强用双腿走遍新桥片区的田野,向县农业主管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献出了粮经复合种植的锦囊妙计后,自己又成为项目实施的忠实执行者。近3年来,在刘瑞强的积极推动下,荣县大力推广低龄果园中套种大豆的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品种选用贡秋豆、南夏豆,累计推广面积达10000亩以上,亩收大豆150斤,亩均大豆增收700元左右,累计增收700万元左右。

自贡市荣县:刘瑞强获四川省首届“稻香杯”丰收奖先进个人_fororder_4刘瑞强(左)工作现场

刘瑞强(左)工作现场

  用情怀做服务 用责任做专业

  刘瑞强与脚下这片热土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常常捧起散发芳香的泥土深情凝视,内心总有万般思绪。近10年来,他带领农技推广团队的5名队员植根田野,用汗水浇灌出丰收的良田,五谷丰登实现了儿时吃饱饭的愿望。

  种粮吃饱饭,这还不是刘瑞强追求的终点,在党和政府乡村振兴号召下,他又积极投身其中,干着今生最荣耀而最艰巨的大事。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通过点对点的精准服务,为全镇申报注册成功家庭农场165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1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6家;通过积极争取,近5年累计向上争取扶持家庭农场项目8批次,资金80余万元。

自贡市荣县:刘瑞强获四川省首届“稻香杯”丰收奖先进个人_fororder_5刘瑞强工作现场

刘瑞强工作现场

  刘瑞强深知专合社对现代农业的带动作用。在他的努力下,全镇发展专合社36户,其中国家级示范专合社1户、省级示范专合社1户、市级示范专合社6户,专合社的户数和档次,在全县名列前茅。

  为了培育壮大专合社,刘瑞强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150万元,购买相关的收割机、耕作机、插秧机、植保飞机、办公用品等,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提供保障。近几年,专合社为种植大户、家庭农场提供病虫统防30000余亩,机耕服务6000余亩,机收服务3000余亩,同时整治撂荒地1200余亩,极大地解决了农村劳力紧缺的问题,最大程度地方便周边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乡村振兴的健康发展。(文/图 蒋兵)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