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携手“三州一市”写下绿色低碳答卷
2022-05-31 08:38:47来源:成都商报编辑:邓超责编:郑建超

(转载)成都携手“三州一市”写下绿色低碳答卷

成都城区绿化越来越好,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 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是贯彻落实“双碳”目标部署的战略举措,也是城市塑造比较优势的新赛道。

  ■ “走出一条服务国家战略全局、支撑四川未来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之路!”刚刚闭幕的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传递四川绿色发展新机遇,提出加强先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培育壮大清洁能源及其支撑、应用产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 省委有部署,市州见行动。5月30日,“三州一市”(攀枝花市、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党政代表团共赴成都现场调研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用一整天跑满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研发机构。拥有创新和研发优势的成都,与拥有能源优势的“三州一市”将有哪些合作前景与模式?一路看,一路问,一路思考,党政代表团和成都企业碰撞火花。

  看优势

  建圈强链,

  成都领跑

  绿色低碳产业

  苍翠的龙泉山脚下,中创新航50GWh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基地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未来,这里将建成一座智能化零碳工厂,预计实现12000人就业,并将探索下一代电池产线和产品。

  去年9月,项目一期开工建设,目前一阶段厂房已全面封顶,正准备进行设备导入,计划今年三季度开始试生产;二阶段主厂房已封顶,计划2023年一季度开始试生产,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30亿元。

  作为成都引来的“链主”企业,项目将如何服务成都的延链、补链、强链?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创新航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将建设西部研究院、材料、动力及储能电池项目,以材料供给-电池制造-终端应用-循环再生四个环节强化成都“建圈强链”发展方向。此外,项目还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大力推广“三州一市”的新能源产业上游原材料开发与储能应用,实现川内循环及共赢局面。

  龙泉山的另一面,位于金堂工业园区的通威太阳能(金堂)有限公司,也展示了成都招引“链主”企业的决心和动力。这个全球最大规模量产异质结电池项目,即将在6月迎来四期电池项目的开工。令人惊喜的是,这里在不断地刷新着建设投产的速度。一个绿色产业项目从开始到落地能有多快?一期6.6GW项目于2020年3月25日开工建设,从2021年5月8日第一台设备进场,到第一片电池片下线,仅用了20天。

  “提前布局、紧跟方向,是我们在调研中最大的感触。”一位甘孜州的干部与同行者交流,成都在项目的招培促建上抓紧了节奏。

  “我个人感觉通威的项目做得非常不错,它从一个农业起家的企业成功转型做太阳能,而且做到全球最大,这个事实有力地证明了我们四川也能培养出世界级的优秀企业。”攀枝花市国有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路表示,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需要在应对挑战中抓住用好战略机遇期,做好龙头企业的引领和集聚作用很有必要。

  事实上,成都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上已下了“先手棋”。在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探索超大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上,成都坚持“双碳”引领,率先推动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调整,给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释放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是成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今年以来,成都市围绕绿色低碳产业建圈强链,大力开展“链主”及配套企业招引促建,建立“十个一”工作机制,制定出台《成都市支持绿色低碳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龙头企业培育,通威太阳能、东方电气等行业龙头企业引领和集聚作用不断增强。

  目前,成都在绿色低碳产业领域已形成千亿级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

  看合作

  探索

  “研销在成都、共建产业链、绿电齐共享”

  跨区域合作模式

  在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一块方中带圆的芯片吸引了党政代表团的注意。

  受新能源固有的随机性、波动性等特征影响,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是世界性难题。而柔性直流电网技术是破解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难题的最关键技术之一。国产大功率器件IGCT Plus是直流装备的核“芯”元件,它曾应用于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助力北京冬奥会场馆实现奥运历史上首次100%绿电供应。

  “在四川构建一个全清洁化的能源供给体系,是研究院的未来愿景。”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能源互联网领域的人才汇聚平台、科技创新中心、产业发展高地,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最大的优势就是研发创新能力和人才,依托机构所在地成都,产品又能找到丰富的应用场景和产业化需求。

  而这些正是“三州一市”所稀缺的。

  如何实现强强联手?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成都市、攀枝花市、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经过前期积极对接、深入研究,共同决定依托成都在科研、制造、人才、市场等方面优势和攀枝花市、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在清洁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绿色光伏、储能、氢能资源利用等方面优势,积极探索“研销在成都、共建产业链、绿电齐共享”跨区域合作模式,协同推进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州一市’和成都作为支撑全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区域,政策有力支撑叠加市场需求迸发,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将迎巨大的增量空间。”成都绿色低碳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简在采访中表示,成都市在绿色低碳产业领域已形成千亿级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拥有一批高能级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成都市国资国企也参与引进和培育了通威太阳能、中创新航等新能源行业龙头企业,光伏装备、锂电池等产业基础坚实。“十四五”期间,“三州一市”将重点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新增风电6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000万千瓦。总体来看,“三州一市”新能源资源充沛,制造成本较低,上游产业链优势明显,而成都则有创新要素集聚,研发转化实力强,绿电消纳需求大、场景多的特点。成都和“三州一市”产业互补性较强、协同发展基础较好,可以通过全产业链合作,实现“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应用推广”的产业生态闭环。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浩森表示,“三州一市”与成都应以需求牵引、优势互补为突破,形成技术创新、装备制造、绿电消纳以成都为主,能源生产、供给以“三州一市”为主,以及“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利益共分、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下,需要完善的顶层设计和一揽子制度创新,更关键的是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参与热情,因此,各地政府应发挥好“规划者”“破冰者”“服务者”的作用,做好绿色低碳能源供给和消纳体系规划的衔接,做好能源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安排,并努力降低成都各类市场主体使用“三州一市”水、风、光等能源资源的综合成本,大力为各类企业实现跨区域的资源调度、利益协调、产业协作做好服务。

  “‘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是着力解决四川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和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的重大决策。‘三州一市’成都调研行活动正是贯彻落实这一战略部署的生动写照。”黄浩森进一步表示,成都作为“主干”,一方面要做强核心功能、提升城市能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主干”带动作用,增强区域辐射力,而实现这两方面的目标,基础在产业,关键是打通产业协作的梗阻和提升产业联动发展的质效。此次活动打开了成都与市州产业合作的新局面,既为成都增强绿色低碳产业竞争力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三州一市”发展新能源产业注入了新动力,同时将助力四川从清洁能源、新能源的资源大省迈向绿色低碳产业强省。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实习生 吕佳羽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