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高县:加速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
2022-03-23 17:27:5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唐浩博责编:胡晓萌

  国际在线四川消息:“2021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居全省第二位,产干茶2.88万吨,实现综合产值73.02亿元;桑园种植面积居全省第一位,产茧1.05万吨,实现综合产值37.5亿元;完成粮食耕种面积69.43万亩,粮食产量26.8万吨……”看似简单的数据,却来之不易。2021年,宜宾高县始终紧扣“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全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广袤田野生机勃勃。

宜宾高县加速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_fororder_景村相融

景村相融

  “农”字当头 现代农业大起步

  谋定而后动。2021年,该县继续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放在首位,引领全县上下“一盘棋”,全力推进“三农”工作落地落实。

  该县立足县情,因地制宜打造蚕桑、茶叶、酿酒专用粮、林竹、生猪、水产养殖“4+2”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全力打造县域北部产旅融合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县域中部茶旅融合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县域南部桑旅融合发展现代农业园区。高县在北部来复镇大雁岭现代农业园区实施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物流、农业新业态、质量品牌和科技创新五类项目,在胜天镇红岩山乡村振兴示范区实施流米乡寓、流米书苑等项目;在中部依托落润镇“蜀山茶海”乡村振兴示范区实施项目,加快茶园标准化改造提升,推动园区建设与茶文化、旅游有机结合;在南部依托“蜀南桑海”乡村振兴示范区,实施科技馆、乡村酒店等项目。科学合理的现代农业发展布局,高扬起了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奋进的风帆。

  同时,高县继续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大撂荒地治理力度,有效遏制耕地“非粮化”,坚决守住87万亩耕地和69.8万亩粮食播面“两条底线”,筑牢现代农业发展根基。

宜宾高县加速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_fororder_乡村振兴示范区

乡村振兴示范区

  产业兴旺 广袤田野绘胜景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近日,在采茶的高县可久镇高岭村茶农梁义平高兴地说:“今年,茶叶价格比去年上涨四五成,摘一天茶叶可以卖几百元。”

  “巴适”二字,不仅道出了茶农内心的喜悦,也反映了该县农业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态势。

  茶叶历来是该县农业特色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该县坚持把茶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规划、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有机融合,打破镇村区划限制突出连片成带规模发展,持续推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已建成6个茶产业带、8个万亩亿元茶叶基地、1个市级茶叶现代农业园区。

  2021年,该县出台《高县支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政策》,从种植、加工、销售等各方面给予完备的政策支撑,推动茶产业提质发展,全县33万亩茶园共产干茶2.88万吨,实现综合产值73.02亿元。

  蚕桑产业是高县种养殖业中覆盖面最广、农户增收见效最快的特色支柱产业。目前,该县23.5万亩桑园覆盖全县13个镇、134个村、3万户蚕农。

  “2021年,全县蚕桑大丰收,蚕农心里乐开花。”2021年,该县继续对蚕农实行“以奖代补”的优质茧奖补政策,推广“小蚕共育+仪评售茧”技术提升蚕茧质量,全年发种23.5万张,产茧1.05万吨,蚕农茧款收入5.88亿元,蚕桑综合产值37.5亿元,其中,发种量、产茧量和蚕农茧款收入突破历史最高记录。

  茶叶和蚕桑产业只是该县产业兴旺的一个缩影。2021年,该县出栏生猪47.5万头,实现综合产值45.2亿元;竹原料基地面积29万亩,实现综合产值16.1亿元;酿酒专用粮基地25万亩;水产产值实现1.5亿元,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647元,同比增长11.2%。

  景村相融 美丽乡村展新颜

  “旱厕改水冲,一个新厕所让我家的生活环境提升了‘档次’。”说起“厕所革命”,高县可久镇南红岩村村民彭朝术感慨万千,“住楼房、用天然气、喝自来水……要说现在我们农村人的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可久镇是该县2021年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工程建设项目的5个镇之一。在南红岩村,彭朝术仅是该村260户参与“厕所革命”的其中一户。

  生态宜居是提高农村发展质量的保证。2021年,该县投资近400万元,在罗场、沙河、庆符、可久等5个镇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新(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1021户,全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8.13%。高县在持续改造农村厕所“整村推进”的同时,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推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全县行政村保洁员配备率为100%,实现卫生乡镇全覆盖,村庄生活垃圾有效收集率达90%以上,镇生活垃圾收转运设施覆盖率达100%,建制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以上,8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一个个农家小院成了一幅幅别致素雅的山水画,村庄整洁度整体攀升。

  截至2021年底,该县已创建“美丽四川·宜居乡村”98个、“美丽宜宾·宜居乡村”155个。2022年,该县将实施“农村村庄治理”行动,新建“美丽四川·宜居乡村”10个、“美丽宜宾·宜居乡村”10个、农村公厕6个,持续提高农村文明程度,解决好农村群众综合素质提升问题。

  2022年,高县将聚焦有效衔接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提速行动,进一步做深做细做实“三农”工作,做好示范引领、产业发展、农文旅融合“三篇文章”,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奋力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文/图 陈小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