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四川报道:近年来,德阳市中江县把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作为政府促进民生改善、开展新农村建设、推动城镇化和撬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出台利好政策、开展贴心指导,提升农民工返乡创业“强磁力”,实现在“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转变,让越来越多“归雁”变成动力十足的“领头雁”,促进中江经济社会迅速发展。2021年,全县支持实现返乡创业项目2809个,带动吸纳就业2.23万人,其中,226人成功创业申报补贴资金205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923万元。
村里举办座谈会 新春慰问暖民心
“我们队上有一些撂荒地,土地流转有什么政策?”“搞产业的过程中会不会有专家对我们进行技术指导?”……1月26日上午,位于辑庆镇柳河村的中江县福瑞康水果专业合作社产业园区里,一场返乡创业座谈会如火如荼进行着,30余名返乡农民工围坐在一起,就心中疑虑争相发问。中江县人社局和辑庆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对农民工的问题照单全收、真诚如实解答,使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
“大家关心比较多的问题,还是在土地流转、资金支持和技术培训这些方面,我们前期也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了集中整理归纳,让每一项问题都有理可依、有据可循。”中江县人社局副局长周光旭介绍。
春节将至、年味愈浓。在外打拼一年的游子陆续返乡,中江县人社局成立返乡创业政策宣讲专班,以到全县各乡镇开展流动座谈会的形式,进一步宣传解读中江的发展现状和返乡创业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在外农民工回乡发展、反哺家乡。
几轮提问下来,家住辑庆镇柳河村的村民代先才若有所思,在座谈即将结束的时候,他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在外漂泊20多年,如果问我想不想回来,我的答案很坚定,想!”从代先才的言语里得知,他这些来年,一直在广东潮州从事企业管理方面的工作,孩子长期留在家乡由岳父岳母照料。“这么多年对孩子、老人,我亏欠他们太多了。”说到这里,代先才声音略带哽咽。
对于2022年,他也有了自己的初步计划。“这么多年手上也积攒了一些资金,我打算年后就不出去了,根据我们村的现实条件,着手搞一些水果种植,现在政府政策这么好,只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我有信心干下去。”代先才信心满满地表示。“你有这样的想法,我们一定全力支持。”中江县人社局副局长周光旭当即表态。
当天,中江县人社局、辑庆镇政府、中江农商银行还对返乡农民工代表进行了新春慰问,为他们送去新春祝福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在外农民工的关心与问候。
村里有了产业路 创业致富有奔头
座谈会上还请来了一个“特别嘉宾”——中江县福瑞康水果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唐武琼。作为返乡创业成功人士代表,她现场给与会人员分享了她的创业经历。
2017年4月,在外已小有成就的唐武琼看到家乡的好政策与发展潜力,选择回到柳河村创办中江县福瑞康水果专业合作社。她以每亩200元的价格租赁荒地260余亩,先后流转土地1000余亩,套种果树与中药材。
在套种果树和中药材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唐武琼找到政府寻求帮助。中江县人社局一方面立即与当地农业部门联系,组织村民参加种植技术培训,另一方面收集整理重难点种植技术问题上报,再由四川省人社厅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协调对口专家前去开展技术“问诊”。
说到创业经历,最让唐武琼难忘的还是门口那条2.5米宽的产业路。以前,进村道路狭窄不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产业逐渐壮大,运输量也日益递增。这条每天都要走的产业路让唐武琼犯了难,路不好走,产品不好运,产业壮大也受限。
中江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了解该情况后,综合考量该片区整体情况,科学统筹、认真谋划,先后争取到中央、省、市、县专项资金共计2000余万元,用于龙泉山中药材产业园区44公里长产业路的修建与完善。这条产业路将福瑞康水果专业合作社整个串联起来。
看到产业路建成,今年51岁的江孝发深受触动。“我到广东务工已经有22个年头,这两年,家乡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特别是村里这条新建成的产业路,更是让我看到了家乡发展的巨大潜力。”江孝发坦言,“就业机会、薪酬、配套条件等要素,是包括我在内广大外出务工农民工的主要考虑因素,如今,中江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机遇日益凸显,辑庆镇又作为凯州新城的主阵地之一,中江、辑庆的发展态势今非昔比,也给予了更多游子返乡的动力和勇气。”
村里自从有了产业路,更多外出务工农民工看到了希望所在,唐武琼也不再整日愁自家产品的运输与销售。“目前,我们园区内种植中江芍药15万株、柑橘爱媛5000株、大雅柑1万株、沃柑8000株、油茶2000株、桃李1000株,各类年产值总计2000万余元,吸纳建档立卡脱贫户18户30人以上,解决当地群众200余人就近就业务工,每户每年增收15000余元。”谈到这些,唐武琼抑制不住激动。“欢迎也呼吁大家回来创业,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我们共同解决,咱们一起为乡村振兴尽心尽力,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好。”唐武琼说完,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村里来了农技师 现场培训长本领
座谈会结束后,30余名返乡农民工到唐武琼的吉兴生态园里参观。园区里各种品类、成片的柑橘映入眼帘,在大棚里一展诱人姿态。中江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谢显莉早已在此等候,准备为与会人员现场上一堂生动的技术培训课。
当天的教学内容根据时节,主要是养地用地、果树施肥用药等方面的知识。专技人员倾囊相授,与会人员也听得格外认真,时不时提问,并自己动手尝试。一场课下来,虽时长有限,但他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专家现场传授技术,一方面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弥补了种植业发展方面的知识空白,另一方面,也为我们这些有意愿返乡创业的人增添了底气和动力。”代先才说道。
据悉,中江县为进一步做好返乡创业技术保障工作,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着眼返乡创业农民工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委派农技员组建专家智囊团,在重要时间节点分赴各乡镇现场“把脉问诊”,持续指导农业生产。同时,中江县利用线上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定期向返乡创业农民工推送最新农业信息和技术,实现技术服务零距离、线上线下全方位指导,以最有力、最及时、最温暖的“三最服务”做好返乡创业技术兜底工作,奋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文 沈耀湘 肖开丰 梁潼)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