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四川消息(廖宇):2022年1月7日,在中国人民警察节即将来临之际,四川省公安厅召开“向人民报告”新闻发布会。会上,四川省公安厅联合四川日报全媒体“问政四川”平台,通过海量数据分析,报告了2021年四川公安正能量和为民服务的工作亮点。四川公安结合公安本职工作,针对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平安诉求和民生期盼进行回应,通报2021年工作情况及2022年工作措施。
据介绍,截至2021年12月31日,“问政四川”平台共收到涉及公安系统留言2592条,其中2506条留言获得全省各级公安部门回复办理,回复率达96.68%,同比,留言量增长1229件,回复量增长1364件,回复率增长近13个百分点。平台采集了网友在公安系统回复件评价内容,并进行词频情绪分析,词频数排名前20的热词均为正向积极评价,其中“感谢”最多,总共出现115次。
2021年,四川公安全面落实中央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公安部决策部署,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为牵引,大力实施四川公安“一三五七”发展战略,扎实开展“护旗”系列专项行动,全力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抓改革、促发展各项工作,深入推进更高水平的法治四川、平安四川建设,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积极贡献。
2021年,四川公安积极构建“全警反诈”工作格局,持续开展“断卡”“断流”“云剑追逃”等专项行动,侦破涉电诈案件同比上升58.23%,抓获犯罪嫌疑人同比上升115%;会同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强推“技术+传统”精准预警模式,四川省反诈中心全天24小时运转,刑侦、派出所每日对访问涉诈APP高危人员开展预警劝阻,成功劝阻和阻止继续被骗425万人,避免经济损失超过1.8亿元。
2021年,四川公安全年累计查处酒驾醉驾10.8万余起、超速48.3万余起、客车超员13.7万余起、疲劳驾驶0.6万余起、无证驾驶13.4万余起、货车超载15.3万余起;创新假日交通管控模式,在高速公路车流月均增长30.6%情况下,确保了重要节点安全畅通。
2021年,四川公安开通“跨省通办”业务,办理川渝黔藏跨省“一站式”户口迁移73359人次,受理16周岁以下省内异地申领居民身份证36224笔,受理16周岁及以上省内异地申领居民身份证469152笔,开具川渝跨省临时身份证明1053人次。
2021年,四川公安牵头开展严打非法进口冷链食品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侦查打击工作,破获冷链食品类刑事案件63起、行政案件57起,查扣涉案冷链食品约485吨。
2021年,四川公安坚决依法从严从重打击网络造谣传谣,依法处置网络谣言信息230条,发布辟谣文章150篇,向社会通报谣言违法典型案例21起,依法打击造谣传谣网民181人;清理整治网络违法信息,清理违法信息3.2万余条,约谈违法发布信息企业11家,依法查处违规发布人员423人。
2021年,四川公安出台省级政府“十四五”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规划,实现民爆物品购买许可证、运输许可证(简称“两证”)互联网申报审批全覆盖,“两证”申请受理3.5万余份,网上办理率超过95%,办件及时率达到100%。
2021年,四川公安扎实巩固毒品治理成效,推动巩固禁毒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实施“百警援凉”工程,完善戒毒康复体系建设,全国新发现凉山籍吸毒人员同比下降68%;持续深化禁毒重点整治,分级部署对10个县区、283个乡镇开展禁毒重点整治,国家、省禁毒重点整治地区毒品问题得到大幅扭转。
2021年,四川公安坚持从政治上建设和掌握公安机关,确保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强化理论武装,严明政治纪律,确保公安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坚持自我革命,锻造过硬铁军,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警治警方针,以自我革命的精神铁腕治警、正风肃纪,着力锻造“四个铁一般”高素质过硬四川公安铁军;扎实推进队伍教育整顿,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落实落细爱警暖警措施,进一步凝聚警心、激发斗志。
2022年,四川公安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扎实开展“磐石”系列专项行动,常态开展“三项体检”,锻造过硬四川公安铁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