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实地探访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扩建区——
萌!和大熊猫隔窗会餐 看!这座春笋塔会“发芽”
瞭望塔内部的多个平台如层层叠叠的芙蓉花瓣。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华小峰 摄
瞭望塔正面。
成都环城生态公园全环开通在即,包括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扩建区在内的一大批园区也即将开园。
12月16日,成都环城生态公园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记者走进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扩建区进行实地探访。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倢
俯瞰+仰望
看大熊猫有多个角度
站在观景平台上俯瞰扩建区,圆形的大熊猫馆舍分布林间;往右看,春笋造型的瞭望塔映入眼帘;往左看,山间彩林中藏着大熊猫幼崽的居住地。
“整个扩建区分为冒险溪谷、无限山丘、英雄农场、探索密林、科研片区。”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成都市建筑院副总经理何昕介绍,“熊猫基地扩建区占地面积为168.64公顷,设计有银杏林、紫薇林等8种主题特色园。”
何昕说,在建设过程中,他们充分利用扩建区典型浅丘地貌的高差关系,构建起立体式交通体系——上层为游客步行天桥、观光车行道,下层为后勤通道等,让扩建区可以分流控制人流量,还能形成俯视参观点,丰富游客感受;兽舍室内场的落地窗前都有高低两条游览通道,可以从俯瞰或仰望等不同视角观赏大熊猫。“以前,游客需要隔着3米远看大熊猫。在新的立体式交通体系中,在保证双方安全的情况下,最近的观看距离可以缩短到1米多。”
最令人惊喜的是熊猫全景餐厅。该餐厅被3个大熊猫馆舍包围,长条形的空间两侧都是落地玻璃,玻璃外就是“滚滚”们的运动场,“大熊猫在窗外啃竹子,你在窗内喝茶吃饭,眼光对视交会的时候,双方会想啥?”现场参观者忍不住畅想未来“熊景餐厅”的场景。
据介绍,扩建区有18栋大熊猫馆舍、2栋大熊猫幼崽馆舍,小熊猫和金丝猴等大熊猫的伴生动物也将在园区内定居。
春笋+芙蓉
春笋塔里设多重空间
矗立在扩建区中的标志性建筑——瞭望塔,因形如春笋,刚一建成就赚足了眼球。这座瞭望塔高69.8米,共9层,外部格栅为浅褐色,在阳光下泛着淡红带金的光泽。
设计师曾子介绍,塔身通体钢构,外侧用672根弧形月牙格栅“编织”成全曲面幕墙外衣,以便最大程度模拟“春笋”表面的纹理脉络。每一根格栅的大小、形状都不一样,最大的一根长达13.688米,自重超600公斤。所有格栅都与设计严密对应,和指定位置的偏差严格控制在3毫米内。
“我们的项目团队采用BIM技术‘细化针脚’。”曾子说,团队运用全站仪对各编号关键点测放,确定不同轴间每根月牙格栅连接件的坐标、轴线等关键定位点,保证安装精度。
瞭望塔内部则是81个造型如芙蓉花瓣一般的载人平台。这些平台层层堆叠,融入活力舞台、大熊猫剧场、艺术展廊、创意书屋、竹叶茶室、奇遇时空、观景平台等多重空间,可供游客观光休闲。
当记者走到塔下时,塔尖部分突然向外展开,仿佛一朵“花”在塔尖绽放。曾子笑称这是一个“惊喜”,“这个设计如春笋发芽,寓意着生长。未来,有大熊猫宝宝诞生和明星熊猫过生日时,‘春笋塔’都会发芽。”
据介绍,在塔冠安装调试过程中,项目团队以钢结构精准安装、液压装置、电气装置完美配合,来保证75根杆件的开启和闭合动作高度一致。每个杆件均增设位移传感器,精确满足两分钟“发芽”、闭合所需效果及速度要求。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